朱慈焕|朱三太子:隐匿64年,三易其姓,75岁被抓,康熙为何食言而肥?( 三 )


过了13年 , 即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 , 李力远担任饶阳县令 , 忽然有一位姓张的朋友来访 , 李力远一看 , 原来是蓬莱认识的张书生 , 但因为当时正值准噶尔叛乱 , 李力远要为朝廷筹措军需 , 因此无暇和旧友谈 , 只能算是匆匆一瞥 。
又过了10年 , 到了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年) , 李力远辞官回到蓬莱老家 , 张书生突然来访 。张书生说自己家乡遭遇水灾 , 因此前来投奔 , 恳求李力远帮忙推荐一个学馆来糊口 。李力远说:“正好我自己家的几个孙子正是启蒙的年龄 , 你不如留在我家中 , 权当是帮我忙了 。”张书生大喜 , 因此留在李家 , 为李力远当了两年的西席先生 。
两年后 , 即康熙四十七年 , 李力远正和张书生下棋 , 突然一伙官兵冲入家中 , 二话不说就把二人五花大绑 , 押往省城受审 。李力远曾经当过县令 , 实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 , 他大呼冤枉 。不曾想 , 从身后来了一位级别很高的将军 , 将军问李力远:
“汝家塾师在南方姓王 , 山东姓张 , 汝不知乎?尔读书为官 , 当知理法 , 何窝藏朱某为不轨事?”
意思是 , 你也是读书做官的 , 熟读律法 , 为何窝藏朝廷要犯?你家的西席先生在南方姓王 , 在山东又姓张 , 你不知道吗?
朱慈焕|朱三太子:隐匿64年,三易其姓,75岁被抓,康熙为何食言而肥?
文章图片

经过将军的一番解释 , 李力远这才知道 , 他家里的这位张书生 , 竟然另有身份 。于是他便问身边被捆起来的张书生:“你到底是何人?”
张书生见事已至此 , 隐瞒已经毫无意义 , 便和盘托出:
“吾乃先朝皇子朱慈焕 , 原封定王 , 事至今日 , 不得不说实情 。”
李力远听完这句话 , 差点被吓死 , 他知道 , 自己只要沾上这个人 , 怎么都洗不清了 。
四、75岁老翁 , 64年藏匿
朱慈焕生于崇祯年间 , 被抓当日 , 是康熙四十七年 , 此时的朱慈焕 , 已经75岁 , 垂垂老矣 。
根据朱慈焕供述 ,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 , 他和哥哥们走散 。
“崇祯末年 , 流贼围京城 , 先皇将吾交王内官 , 匿民间 。城破 , 王献之闯贼 , 闯又交杜将军 。未几 , 吴三桂与大兵杀败流贼 , 各自奔逸 , 贼中有一毛将军 , 携吾至河南 , 弃马买牛……”
当时 , 崇祯把朱慈焕交给了一名姓王的太监 , 王太监为了邀功 , 把他交给了李自成 。后来李自成兵败 , 朱慈焕逃跑 , 遇到一位姓毛的将军 。毛将军本是李自成阵营之人 , 得知朱慈焕的身份后 , 他带着朱慈焕逃到河南 , 弃马买牛 , 在河南隐姓埋名了一年多 。
朱慈焕|朱三太子:隐匿64年,三易其姓,75岁被抓,康熙为何食言而肥?
文章图片

清军入关后 , 加大了搜捕力度 , 毛将军怕牵连自身 , 给朱慈焕留了一些银子 , 便独自逃跑了 。朱慈焕当年只有13岁 , 他一路乞讨 , 来到祖宗之地凤阳 , 在凤阳遇到明朝一位王御史 。王御史见到朱慈焕 , “执手悲泣 , 留于其家” , 从此 , 朱慈焕改姓王 , 改名王士元 , 和王家的子弟一起读书 。大概过了五六年 , 王御史病故 , 王家长子不敢收留朱慈焕 , 便请他出门 。朱慈焕当时已经是十八九岁 , 离开王家后 , 决定出家为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