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韩信不在时,张良与陈平辅佐刘邦总是打不过项羽?


刘邦|为什么韩信不在时,张良与陈平辅佐刘邦总是打不过项羽?
文章图片

一定程度上讲 , 刘邦仍不是项羽的对手 , 但刘邦吸引了项羽的主力 , 让韩信有机会、有时间为刘邦攻城拔寨 , 以至于韩信都想要自立为王 。
一方面 , 韩信统兵能力的确很强 , 刘邦水平比较一般 , 另一方面 , 也正是因为范增的离开 , 让汉军更加得心应手 , 即便刘邦仍会打败仗 , 但在韩信的帮助下 , 汉军愈发强大起来 。
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张良和陈平是刘邦主要的参谋人员 , 而萧何主要负责后勤工作 , 正是他们各司其职 , 才有了刘邦的大汉帝国 。
在刘邦攻下咸阳后 , 看到无数的金银美女 , 是真的有点把持不住了 ,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 刘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 经历无数战事 , 到达了幸福的“彼岸” , 要享受一下劳动成果也无可厚非 。
刘邦|为什么韩信不在时,张良与陈平辅佐刘邦总是打不过项羽?
文章图片

史料记载“良曰:“夫秦为无道 , 故沛公得至此 。夫为天下除残贼 , 宜缟素为资 。始入秦 , 即安其乐 , 此所谓‘助桀为虐’ 。且‘忠言逆耳利於行 , 毒药苦口利於病’ , 原沛公听樊哙言 。”沛公乃还军霸上 。”
可是这毕竟是战时 , 项羽虎视眈眈 , 而且刘邦兵少 , 根本就不是项羽的对手 , 如果硬要对着干 , 八成会死得很惨 。在关键时刻 , 张良分析成破利害 , 劝住了刘邦 , 于是刘邦封存财宝 , 退兵霸上 , 这才让项羽饶了刘邦一命 。
韩信平定齐国之后 , 向刘邦讨要齐王的名号 , 刘邦大骂韩信背信弃义 , 在关键时刻 , 陈平、张良踩了刘邦一脚 , 让刘邦改变了主意 , 直接给韩信封了真齐王 。
当时 , 刘邦被围困在荥阳 , 正值用人之际 , 如果得罪韩信 , 或者让韩信成了敌对一方 , 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 正是因为张良、陈平的“忍辱负重” , 不仅让刘邦摆脱了危险 , 还让韩信放弃了背叛刘邦的想法 , 不可谓不高明 。
张良可以做到运筹千里之外 , 而陈平是位顶级的阴谋家 , 但对于军事指挥 , 最擅长还是韩信 。这就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完美的人不可能有 , 精通政治、军事、经济的全才更是少之又少 , 张良、陈平可以帮助刘邦出谋划策 , 分析局势利害 , 但对于军事指挥 , 他们远不如韩信 。
刘邦|为什么韩信不在时,张良与陈平辅佐刘邦总是打不过项羽?
文章图片

反之亦然 , 韩信统兵 , 可以做到势如破竹、攻无不克 , 但要是搞起阴谋 , 韩信远不是张、陈两人对手 。之所以韩信最后死在吕雉手中 , 就是这个原因 。
三、家有千口 , 主事一人 , 刘邦的军事素养较差
彭城之败 , 刘邦五十六万联军打了水漂 , 且多次被楚军围困 , 面对楚军几乎没有打赢过 ,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问题 , 那就是刘邦不善于军事指挥 。
刘邦|为什么韩信不在时,张良与陈平辅佐刘邦总是打不过项羽?
文章图片

刘邦所擅长的是驭人之术 , 虽说军事素质不如手下的将领 , 但手下却心甘情愿为其卖命 , 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 刘邦身上具备的 , 是帝王的重要素质 , 而作为帝王 , 不一定必须要擅长军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