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二手消费电子的中场战事:资本涌入,三强分化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研究院(ID:alpworks),作者:林晓晨,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图虫。
中国二手消费电子(3C)行业正式商业化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2011年,当时一家名叫爱回收的公司打破传统,首创互联网+回收模式,填补了中国3C回收领域的空白。
伴随手机产品迭代加速,越来越多的资本看重了这一领域,此后几年中很多3C回收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经过十年的发展变化,中国二手3C市场已经形成全新格局。阿里系的闲鱼,京东系的万物新生(爱回收),58系的转转成为三大头部玩家,整个行业呈现三强鼎立的格局。
过去一年,三家头部平台都有了各自的最新进展。闲鱼走出舒适区,从闲置平台向内容社区转变;万物新生赴美上市,成为国内二手交易平台第一股;转转经历低潮、调整、重组,终于在6月17日完成新一轮融资。
【 gmv|二手消费电子的中场战事:资本涌入,三强分化】站在历史发展的维度看,二手3C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万物新生的上市属于行业里程碑事件,第一次将这一蓝海赛道推向资本市场。
资本聚焦之下,势必会造成整个行业热度爆棚,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势必会有玩家被市场所淘汰。关于二手3C这个赛道投资者应该如何抉择?未来的投资方向又在哪里?
01 蓝海市场的热战二手3C,可能是这个世界上除二手房和二手车外,最大的二手交易品类。
不同于二手房与二手车的高市场渗透率,二手3C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到目前该行业仅仅发展了十年时间。据灼识咨询(CIC)的数据,2015年至2020年,中国二手3C行业的市场规模由510亿元增至2252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34.5%。
放眼未来,CIC预计五年之内中国二手3C行业的天花板就有望触摸万亿级别。未来五年,这一赛道将保持30.8%的年化复合增长率,至2025年达到9670亿元。显而易见,二手3C行业是一个渗透率很低的行业,仍有大量空白市场等待挖掘。
火热的赛道吸引了大量资本集中注入。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二手电商”相关企业共4.2万家。最近四年是“二手电商”的注册高峰,仅2020年就新增0.86万家,同比增长14.3%;今年前五月新增0.41万家,同比增长49.3%。
尽管入局的玩家很多,但整个行业的集中度却在不断提升。现阶段,国内二手3C电商主要被闲鱼、万物新生、转转三大头部平台瓜分。
CIC数据显示,闲鱼、万物新生、转转在2020年二手3C产品GMV分别为320亿元、181亿元、104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3.3%、73.8%和9.5%。
其中,闲鱼是交易规模最大的平台,而万物新生则拥有三家平台中最高的交易规模增速,相比之下,转转的增长不仅大幅落后其它两家,甚至大幅低于行业增速。
从模式上看,大致分为C2C模式和C2B2C模式两大类。C2C模式更倾向于开放,平台提供场景,买方与卖方直接沟通,让交易回归最原始的状态;C2B2C模式加入了平台背书,由平台作为中间人,承担品控、质保与售后服务一环,但适用品类有限。
闲鱼正是依靠C2C模式起家,涉及包括3C在内的各大品类;刚刚上市的万物新生则是垂类平台的典型代表,成功打通了整个3C交易的完整产业链。转转的模式则较为尴尬,处于两者之间,前景仍不明朗。
对于二手3C行业来说,资本的关注让整个市场更加活跃,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可以高枕无忧。
尤其在万物新生成功上市后,越来越多的二手3C企业可能冲着上市目标努力而忽略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如果企业最终没有上市,那么可能遭到资本的抛弃,这正是目前这一朝阳行业存在的最大风险。
推荐阅读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角度看|线上二手交易突破万亿规模 平台须严把质量关
- 质量关|线上二手交易越来越火
-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巨人网络:拟与黄金搭档就消费品数字营销领域展开合作
- 趋势报告|2022年,消费品牌如何把握新的商业脉络?
- clv|如何选择小众赛道?先对消费者进行价值评估
- 消费者|消费者哪些权益受法律保护
- 到店消费3.0时代,如何留住实体店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