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二手消费电子的中场战事:资本涌入,三强分化( 三 )


在销售端,万物新生拥有拍机堂和拍拍平台两大核心品牌,分别针对B端市场和C端市场。
拍机堂是全国最大的二手3C产品B2B交易平台,聚集超过11万商家。拍拍则是全国最大的二手B2C零售平台,全面承接京东商城所有的二手销售业务。
从回收端到检测评级端到销售端,万物新生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从而打通了“C2B+B2B+B2C”的一体化货物流通平台。深耕二手3C行业多年,让万物新生沉淀了丰富的质检定级经验和数据,多年累积的能力是强有力的背书。
万物新生的C2B2C模式,让3C产品的二手交易逐渐规范化、透明化、高效化。未来二手3C平台的竞争,不是单点能力的竞争,是一体化平台的综合能力的竞争。
对于二手手机这种非标资产的交易而言,是需要完整供应链支持的。前端供应链保证获客的效率和交付的体验,后端供应链保证成本的控制和货品的质量,完成整体交易闭环。
完整供应链的体系虽然加重了万物新生的资产,但同时也让其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大幅增加。
7月15日,高盛、美银、华兴在万物新生集团首次覆盖报告中,均给予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分别为20.8、20.0、19.0美元/ADS。其中,高盛分析师看好万物新生提供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以及公司定义行业标准的能力;美银报告也提到,看好万物新生的市场地位和行业基础设施能力。
04 转转:战略漂移,前路未知几乎就在万物新生上市的同时,转转也宣布完成了最新一轮D1融资,融资金额1亿美元,由小米领投,此次融资距离转转上次融资仅过了两个月时间。频繁在资本市场融资,转转急于上市的心情已经溢于言表,但融资并不能掩盖转转本身存在的问题。
战略摇摆不定,虽然屡获投资,但转转却依然在探索前方的道路。具体而言,转转在过去犯了三个错误:战略漂移、供应链缺失、定位割裂。
转转成立于2015年,最早是由58同城的58同城二手频道升级而来。2017年,转转获得腾讯2亿美元投资,并在次年接入微信钱包“九宫格”入口,由此微信的流量成为了转转最核心的竞争力。
腾讯社交的流量优势无需多言,京东就是在接入腾讯“九宫格”入口后获得了飞速的增长;同程艺龙在接入“九宫格”后,也始终通过收割腾讯流量红利建立优势。与他们相比,转转可谓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起初,转转寄希望于依靠腾讯的流量去对抗闲鱼,因此在早期开启全面对标闲鱼的全品类C2C战略。
但单纯的流量是很难转化成交易的,尤其在闲鱼在2016年建立“鱼塘”社区文化后,更是直接对转转产生了致命冲击。
迫于生存压力,转转在2018年开始放弃全品类,改为专攻垂类路线。先后推出转转有书、切客等项目,进军二手书和二手潮品领域,但始终没有找到突破。
据艾瑞咨询数据,2018年6月~2019年5月这一年时间里,转转的月活跃独立设备数从1318万下降至652万,用户数出现腰斩;反观闲鱼2019年5月底的用户数为1434万,是转转的两倍。
2019年,转转开启第三次转型之路,将发展方向聚焦于二手3C市场,并在2020年5月收购二手手机B2C平台“找靓机”,转型成为二手3C垂类电商。但收购之后转转的月活用户却在持续下降,最近两年的降幅更是达到40%。
尽管在收购“找靓机”后,转转的发展开始愈发聚焦,但在拥有腾讯强大流量支持之下,转转依然取得如此表现,战略的频繁漂移让市场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质疑。
同时,在如今整个移动互联网都面临流量见顶的情况下,低频垂直电商获客成本越发高昂,习惯了通过大量采买流量进行获客的转转,也走到了两难时刻:不投放广告,就没有增长。如果要增长,就要大规模投放消耗资源,更无法构建起供应链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