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师傅|一个SaaS和物联网的新物种实践(下)( 三 )


如果说,G7前十年通过对消费物流深耕细作,积累了在干线运输上IoT、司机安全等方面的数字化经验;现阶段G7正在通过像小G、骐骥公司这样的装备与服务切入煤矿装车与终端卸煤;那么未来几年,G7将致力于做好3端的数字供应链整合。
“即服务”模式与新定义煤炭供应链数字化只是G7探索生产物流的起点。
当下,G7已经将在煤炭行业探索出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生产物流领域拓开,核心主要聚焦在三点:物联网即安全、物联网即装备、物联网即结算。这三点其实可以归纳为“即服务”模式。
为什么“即服务”模式对于生产物流很重要?生产物流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消费品物流而言的生产资料的货品输送。在生产物流领域,大部分货品都没有包装,业内黑话称这些物品为“黑货”,像上文提到的煤炭就属于黑货的范围,当然像钢铁也属于黑货。黑货物流的其中难点在于非标化,难量化,数据收集难。这对IoT有很强的需求。
在SaaS领域走“即服务”模式的企业,一般都喜欢做上层服务,也就是数据收集上来之后的分析、处理。在钛媒体App的诸多走访中,有太多SaaS创业者表示,像安装传感器这种相对底层的活儿,太苦太累,不仅规模化慢,收益也微乎其微。
对此,G7却乐在其中。
例如,在物联网即安全上,为了降低司机行车安全风险,G7将安全变成了一项服务,在车主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在车身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来帮助司机规避风险,G7安全分已经成为判断司机行车行为的关键指标;在物联网即装备上,为了提升货运效率,G7将从管理工具变为生产工具,把装备变成了一项服务,数字货舱、自动驾驶卡车都在这个情况下诞生;在物联网即结算上,G7认为结算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生产关系的本质,在不成为一家交易公司的情况下,G7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结算服务。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的这句话颇适合用来描述G7当前所处的状态。扎根货运物联网十年,G7对行业的观察是其他从业者无法看到的。
“我觉得我们能够感受到最近有很多变化,有两个变化我觉得是我们在座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阻挡的巨大趋势。一个就是数字AI,另外一个,就是政治与经济环境的大转换。这两个交织下,我们作为一个搞物流数字化的公司,我想我们看见了三个我们还比较确定的趋势。”翟学魂说。
他看到三个趋势可以归纳为12个字:全链贯通,腰部崛起,从“白”转“黑”。
翟学魂在调研中发现,80%以上运力、司机货物,不是公司亲手调度,也不是个体司机在路上跑,实际主要是产业中腰部的中坚力量来完成整个运营。所以如果这个中间力量没有数字化,这个产业没有办法数字化,没有办法真正有坚实的健康的生态。当前与G7在供应链数字化当中有深入合作的企业,大都属于腰部力量。
翟学魂也非常看好“黑货”数字化的潜力。他表示:“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红利见顶,消费物流的发展进入平台期,而在低碳减排的时代要求下、在‘黑货’物流需求的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逐渐成熟的势头下,大宗物流将接棒飞奔。”
几天前,G7刚刚结束了两年一度的伙伴大会。在这个每两年一次的大会上,G7都会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两年之后,翟学魂会亲自上台对目标的完成度予以回应。相比于往年较为具体的目标,比如把千公里风险降低20%等等,今年G7在伙伴大会上的目标较为抽象:“打通人车货钱”;以及两个坚持,坚持做成长型物流公司,坚持做数字化供应链的先行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