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激光雷达 华为缔造汽车帝国版图( 二 )


谈了近一年,厂商一直没松口 。无奈之下,最后华为干脆把预研项目转为产品化 。
三、直击前装量产
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传统机械旋转式雷达成本高,体积大,且很难通过车规级验证,不适合自动驾驶汽车的前装量产,这也和华为的战略背道而驰——“把华为智能方案装进每一辆车”一样,把激光雷达带入每一辆车 。
法雷奥虽然是目前唯一过车规的量产激光雷达供应商,但这套机械转镜式方案局限性在于,线数很难做高,这导致垂直视场角和角分辨率都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法雷奥也转而研发固态激光雷达,包括采用基于MEMS技术的Scala 3中长距激光雷达(半固态),以及基于Flash技术的近距激光雷达(全固态),但两者量产上车还未有时间表 。
短期内,全固态激光雷达因技术未成熟,仍属于“明日之星” 。不排除华为在全固态激光雷达上有秘密技术储备,但是目前,为满足其全栈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量产上市,推出半固态激光雷达实现快速上车是最佳方案 。
攻下激光雷达 华为缔造汽车帝国版图
文章图片
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主流激光雷达厂商的两条腿走路,华为没有历史包袱,可以避开前人的坑,直接跳过相对简单的低线数产品做起,而是从一开始就高举高打,切入可量产的MEMS技术激光雷达,做到“等效96线” 。
■华为的“葵花宝典”
在激光雷达赛道上,华为是一个新玩家,但用华为融合感知产品部总经理段忠毅的话来说,“华为做激光雷达是‘跨行不跨界’ 。核心还是华为过去在ICT领域的积累,作为智能驾驶战略的一个分支,华为激光雷达技术底座其实也来源于ICT 。”
技术行不行,专利最有发言权 。今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公布了一项华为激光雷达相关专利,从中可窥探出一二 。
【攻下激光雷达 华为缔造汽车帝国版图】这是华为激光雷达领域覆盖面最广的专利,长达52页,而大多数中文发明专利不超过20页 。专利中的玄机在于,虽然华为选择MEMS激光雷达切入,但又不同于传统的MEMS技术方案 。
攻下激光雷达 华为缔造汽车帝国版图
文章图片
攻下激光雷达 华为缔造汽车帝国版图
文章图片
华为这样设计的优势在于,其在光电领域产业庞大,规模效应突出,采购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成本远比传统激光雷达要低 。
据悉,除了该专利,华为与激光雷达有关的发明专利共有42个,其中大部分处于审查阶段 。
“在成本方面,华为的96线激光雷达,暂时还做不到此前宣称的100美元,但是基本在几百美元左右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表示 。
这与市面上动辄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32线、64线或128线机械式激光雷达相比,已经很具有吸引力 。上一次给自动驾驶行业注入强心剂的企业是大疆DJI旗下公司Livox览沃科技,2020年初时曾发布了一款9000元激光雷达的量产产品 。
华为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成功探索,得益于其强大的整机工程能力 。依托这种模块式布局,华为可以快速出产多种用途的激光雷达,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这也是华为“北坡”攀顶的底气 。
不过,一家国际激光雷达头部企业高管告诉,“号称已经过车规级和量产的激光雷达厂家不止华为一家,很多都是自称,最后仍要看到前装上车后的实测结果” 。
攻下激光雷达 华为缔造汽车帝国版图
文章图片
在华为发布激光雷达的同日,北汽旗下ARCFOX极狐HBT谍照曝光,成为首个搭载华为激光雷达的电动车;日前,长安汽车也透露,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极有可能在首款车上搭载华为的激光雷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