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两袖清风留书诫子,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瑄【图】( 二 )

www./font>
2 一生清正廉洁并以此来告诫后代 copyright br />
薛瑄:两袖清风留书诫子,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瑄【图】
文章图片
https://www.br />薛瑄从政以后 , 继承了儒家的“民本主义” , 创立“以爱人为本”的为政之道 , 一生生活简朴 , 勤政廉洁,他的心里始终装着百姓 。br />明宣德三年(1428) , 薛瑄40岁时 , 出任广东道监察御史 , 监湖广银场 。那里是明代制造货币的主要基地 , 是人们求之不得的肥缺 , 朝官纷纷祝贺 。他举古诗“此乡多宝玉 , 慎勿厌清贫”答谢 , 表明忠于国家不谋私利的决心 。到职后查禁贪污 , 隶正风气 , 对那些阿谀奉承的官员和乡绅恶棍 , 一律拒之门外 , 并在自己居住的照壁上写了一首明志诗:“有雪松还劲 , 无鱼水自清 。沅州银似海 , 岂敢忘清贫 。”人称“薛青天” 。今日新鲜事br />他在四川督办军粮期间 , 手握财务大权 , 但却两袖清风 , 由成都回京复命前 , 朋友特意赠送厚礼以壮行色 , 但都被薛瑄婉言谢绝 。他以自己的光明磊落之举 , 赢得“光明俊伟”“实践之儒”和“南京好官”的美誉 。/font>
他在京城做御史时 , 省吃俭用才在京城买了两间小屋 。屋子狭小得只能放下桌椅和床 。东墙下非常暗没有窗户 , 家里连做窗户的钱都没有 。这时他的儿子薛淳找来一辆废弃的旧车 , 拆掉两旁的长木头 , 以中间的方形框作为窗棂 , 在东墙挖了个洞 , 把这个“窗户”装了上去 。薛瑄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记叙这件事 , 文章题目就叫做《车窗记》 。他以车作窗 , 并不觉得羞愧 , 反而为自己为官清廉而骄傲 。[985424.com]
薛瑄离职时 , 一贫如洗 , 两袖清风 。清廉是他最重要的品质 , 而他也以此来告诫子孙后代莫要奢靡 。在薛瑄的诫子书中写道:“或饱暖终日 , 无所用心 , 纵其耳目口鼻之欲 , 肆其四体百骸之安 , 耽嗜于非礼之声色臭味 , 沦溺于非礼之私欲宴安 。身虽有人之形 , 行实禽兽之行 。仰贻天地凝形赋理之羞 , 俯为父母流传一气之玷 。将何以自立于世哉!”意为有些人每日吃饱穿暖了 , 却不用心思索 , 只是放纵耳目口鼻的欲望 , 尽量追求身体的安逸享乐 , 沉迷于不合礼仪的声色气味 , 险溺于不合礼义的私欲之中 。他们身体虽然具有人的外表 , 行为实际是禽兽的表现 。向上愧对天地造化你 , 使天地羞辱 , 向下使父母为生育你而蒙耻 。将用什么来安身立足于世上呢?这一番言语道破了奢靡之害 , 清廉是薛瑄对子孙后代最深切的期望 。www.br />3 以身作则影响子孙及周边人 copyright br />
薛瑄的一生以全节为乐 , 他的处世哲学是:年至以退为乐 , 退后以心美为乐 , 终生以全节为乐 。他身体力行 , 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模范 。如今 , 流传至今的薛瑄名言有很多 , 从中不难看出他的美好品德 。如“金有一分铜铁之杂 , 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 , 则不纯矣”“处己、事上、临下 , 皆当如诚为主”“心诚色温 , 气和辞婉 , 必能动人”等 。最著名的有“惟宽可以容人 , 惟厚可以载物 。”只有宽容的心态才可以包容别人,只有宽厚的品德才可以担当大任 , 这体现了他的良好品德和修养 。[985424.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