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包拯次子包绶简介 包绶生平经历的事情有哪些(多图)( 二 )
https://www./font>
【北宋名臣包拯次子包绶简介 包绶生平经历的事情有哪些(多图)】宰相文彦博念及‘包拯之后 , 唯绶一身 。’ , 便向继位的宋哲宗呈了《举包绶》的奏章 , 宋哲宗赐包绶做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团练判官 , 这是包绶第一次做官 , 处世严峻 , 办事认真 , 奉公守法 , 不贪图财利富贵 , 濠州知州见包绶身为名门之后 , 却不以势自居 , 遇事便常与包绶讨论 , 包绶也对知州直言不讳 , 二人相处甚欢 , 三年任满 , 离开濠州时 , 包绶博得一个‘廉洁勤政’的好名声 。内容来自br />
之后包绶调至开封 , 升为七品宣义郎 , 分配做少府监丞 , 负责管理天子使用的龙袍、车驾、宝册、符印、旌旗等物 , 工作虽千头万绪 , 但包绶却处理的井然有序 , 赢得公卿们的赞许 , 纷纷上奏推举他 , 尤其是包公的同僚好友、自己的丈人宰相文彦博 , 奏章写的最为恳切 , 说:‘故枢密副使包拯身被忠孝 , 秉节清劲 , 直道立朝 , 中外严惮 , 先帝以其德望之重 , 擢为辅臣 , 未尽其才 , 不久薨谢 。’并指出‘包拯之后 , 唯绶一身 , 孤立不倚 , 能世其家 , 恬静自首 , 不苟求进’ , 由于受到满朝公卿的倾力举荐 , 这以后 , 包绶先是被任国子监丞 , 继而进为宣德郎 , 再升为六品通直郎不久 , 又被任命为汝州(今河南临汝县)通判 , 经过包绶的努力 , 很快 , 汝州便呈献一片平和清晏的景象 。当包绶被晋升为六品朝奉郎 , 调离汝州时 , 汝州百姓扶老携幼 , 为他送行 。copyright br />
文章图片
br />
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十月 , 包绶调任谭州(今湖南长沙市)通判 , 赴任时途经合肥 , 他安排好家事 , 便乘船延南淝河进巢湖 , 后入长江 , 溯江而上 , 但包绶正值年富力强、前程似锦之时 , 这条上任之路 , 竟是一条不归路 , 在途中 , 他身染重症 , 船只开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附近 , 便撒手归西了 , 得年四十七岁 。www.br />
后来人们打开包绶的行李 , 发现除了任命状、书籍、文具、著述之外 , 找不到任何一件值钱的东西 , 五岁被宋仁宗赐为“太常寺太祝” , 又掌管大内珍宝 , 以仕至六品的达官贵人 , 与世长辞时衣袋里只找出四十六枚铜钱 , 于是人们猜测:他的死 , 是连病带饿而死的 。br />包绶与张氏共有四个儿子 , 包康年、包耆年、包彭年、包景年 , 另有两名女儿 , 但早早就夭折了 , 包康年和包彭年兄弟也在父亲包绶过世不久便相继死去 。br />包绶的墓志铭记载 , 包绶一家共有十人 , 其中七人在幼年和青年过世的 , 唯有包绶年龄最长 , 但也才四十七岁 , 包绶儿女众多 , 奉禄低微 , 却又为官廉洁 , 想必日子过的不宽裕吧.... copyright br />
推荐阅读
- 三晋|血色衣冠5.0势力测评十二,三晋之地,快来看看春秋战国的名臣
- 包拯|农夫报案牛舌头被人偷了,包拯:把牛宰了卖掉,小偷自然会来自首
- 包拯|包拯一生,与3个地方结缘,其中1个,知道的人不多
- 北宋|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时代,连皇帝都身不由己
- 北宋|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没有人了解?
- 赵匡胤|如果他继承了后周皇位,就没有赵匡胤的北宋了
- 金军|如果宋高宗支持岳飞北伐,他能击败金军,收复北宋的失地吗
- 宋仁宗|为避讳,宋仁宗发明一新谥号,成读书人最高追求,北宋共有九个半
- 赵匡胤|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
- 杨家将|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