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潭|作2B市场,必须学会在泥潭里摔跤( 二 )


但这不代表2B业务的标准产品没有市场,而是说标准产品往往无法大规模解决行业或者企业深水区的问题。
5. 2B业务的周期长、见效慢2B业务的周期长、见效慢,所以深耕企业市场的服务商要有足够的定力、耐心、远见。
企业服务做的好,服务商的护城河一定深。护城河深不深,看持续在经营的企业的服务留存率,如果客户从A服务商跑去B服务商了,那就是说客户跟我们88了。
企业用户多,只能说明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和很多因素相关,比如先发优势、价格策略、竞争态势等。当下市占率高不代表护城河深,持续的市占率高,且有效客户的留存率高才代表服务商的护城河深。
企业用户会搬迁,只是不轻易搬迁,因为搬迁成本高。
所以,2B业务有“一群人、决策审批流、需要稳定、标准化程度低、周期长”5个特征,导致几乎没有可能做成短期爆发&高溢价的2B市场规模。
二、2B业务,必须学会在泥潭里摔跤但凡想作2B市场的企业,就必须做好深入泥潭、下水抓鱼、上天抓鸟的准备。
因为做2B要战胜的东西太多,尤其要战胜自己。
1. 持续拥有同理心,去掉骨子里的骄傲很多2B从业者,自身没有2B业务经验,也不懂传统企业管理,而这两者恰恰需要长期沉淀。
2B和2C 虽然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依然是两块截然不同的土壤。这导致初入门的2B从业者和客户之间隔着万水千山,绝不是两点之间连线就能到达的。
渔歌见过出身非常优秀的新2B从业者,从业一年后,依然不懂如何与客户沟通,更无从谈起与客户建立信任。
哪怕客户已经被拉到眼前,他依然像个机器人一样在播报,或者下发指令要求客户按照自己的指令执行。和客户聊完后,又发现自己一无所获。
于是,想约这个客户下次继续沟通,结果被客户直接无视。客户不是傻子,有自己感受和判断,也没有无聊到找个不相关的人闲聊。
2B业务,每次和客户聊天都是在建立信任关系,做为一个新进入者,建立信任关系的第一步是同理心,倾听、理解、表示认同,有能力的情况下,尝试给出一些建议,而不是按照自己的预设发布指令,类似我就是要123,客户就得按照要求给我123。
我们是谁?客户又为什么要按我们的要求给我们123?更何况我们的123挺不合理的。
同理心是走近客户的基石,也是走进客户的基石。做2B业务,一定得走进客户,其次才是厚积薄发。
再者,互联网大厂作2B,天生自带大厂光环,处在宇宙之巅,加上毕业常青藤、清北、博士、高薪、年轻有为、飘了、膨胀了。这种不自知的自我膨胀,仿佛自己见多识广,是天选之子,可以指点苍生。其实,我们只是小菜鸟,弱不禁风。
作2B,首先是乙方,乙方是服务提供者。一边拿人钱财,一边身体里住着强大的甲方心脏,还不自知,这样想不挂挺难的,再大的光环都会被事实打脸。
同理心是2B的基石,骄傲是2B的天敌。因为我们的2B客户,天天在泥潭里摔打,如果我们不下场和他们一起摔打,如何感同身受,谈何共同成长?
2. 乐于向用户学习2B业务中,用户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接地气。
当我们深度拜访过十几家企业后,才会有2B业务入门的感觉。
当我们深度拜访过上百家企业并为其中几家企业真正落地方案后,才会找到2B业务的快感,初步形成自己的判断、方法。
当我们深度拜访过上千家企业,积累了至少几十家企业的落地方案后,对2B业务的理解才有可能变成条件反射、肌肉记忆。
向用户学习是件愉快的事情,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成长的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塑造自己的心性,让自己变的开放、乐观、兼容并蓄、从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