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拆解“山姆式”生存法则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新眸,作者丨心怡,编辑丨栖木
在多数人眼里,山姆会员店是一众玩家里较为特别的存在。
20多年前,外资商超陆续在中国市场布局,从麦德龙、山姆会员商店、普尔斯马特、万客隆,到近些年入局中国市场的开市客,均为会员制仓储超市的代表。好景不长,被誉为中国第一家会员制超市的普尔斯马特,经营不到10年就因经营亏损、资金链断裂引发大规模诉讼,最终悄然倒闭;与此同时,万客隆和麦德龙分别被韩国乐天集体、物美收编。
放眼望去,只有麦德龙和山姆会员店在坚持,只是扩张速度缓慢。
有趣的是,近些年山姆似乎正在反其道扩张。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山姆在中国仅有16家门店,到了2019年,山姆在中国已有26家门店,拥有超过220万名会员,会员费也从每年150元涨至260元,其一年会费收入就高达5.7亿元。
新眸曾在《中国商超进化史:隐藏在并购潮里的大江大河》一文中提到,中国商超的进化史,实质上是一部各大玩家的并购史,扩大规模、发展新业态、补足短板、规划战略则成为资本游戏的一部分,随着外资品牌进一步萎缩,国内商超将出现由全国性商超企业与区域性商超企业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并且,商超的小型化、社区化及生鲜化将更加明显。于此之下,山姆会员店的生存法则就变得更加有趣。
基于此,本文新眸将以山姆为例,分析仓储会员店的运营与转型逻辑。
山姆模式山姆能持续扩张,得益于其特有的仓储会员制经营模式。
从经营模式上来看,山姆采用的是储销合一的经营方式。一般来说,超市不会在店面外另设仓库,而是将商品的存储和销售放在同一营业空间完成,言下之意,超市既是商品的销售大厅,又是存储仓库或配送中心,以山姆为例,室内的大型货架在竖直方向被分为两部分:上层为仓储区,用来存放整箱包装的商品;下层为展销区,陈列散装商品供顾客选购。
这种做法,提高了超市的建筑空间利用率,也可在经营中快速补货,加快商品的流转速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储销合一的经营方式,也间接影响了超市的装修思路,山姆本身不做豪华装修,在商场里顾客可以直接看到屋顶的钢梁,普通的日光灯照明和大型通风管道,仅以仓库式货架陈列商品,这些符合工业风的设计逻辑,可以节省装修和后期维修费用。
回到选品上,山姆仅提供有限的单品选择。
不同于传统超市动辄上万种的单品数量,山姆在中国的商品数量已经削减到约4400种。减少商品数量看似不合逻辑,实际上面对着电商行业的冲击,传统超市提供的“一站式购物”模式已经不再有竞争力,要知道商家每增加一个单品,往往需要经过采购、配送、收货、上架等流程,导致物流、人工和运营成本的上升,山姆选择将单品总数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控制成本来降低价格。
这一点,从山姆会员店近些年营收表现上可以体现。
文章插图
不同于传统超市的散件销售,山姆的产品最鲜明的特点,是自营的大容量复合包装。这些商品基本上是多件捆绑销售,价格相对便宜,并且只在山姆中售卖,而复合包装使商品勤进快销、薄利多销,既满足家庭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能通过统一的大量进货增加与供应商议价的筹码,进一步压低进货价格。
接下来就是山姆的重要运营打法——会员制。260元一年的会费是山姆利润的主要来源,从用户人群来看,山姆会员主要是消费能力强, 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喜爱中高端产品的白领家庭,以及一些经营者和企事业单位。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