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书吧14载守望书香 以书为纽带做西湖边的文化客厅【多图】

纯真年代书吧相关小知识,以下是 纯真年代书吧14载守望书香 以书为纽带做西湖边的文化客厅知识相关内容: [985424.com]
纯真年代书吧14载守望书香 以书为纽带做西湖边的文化客厅【多图】
文章图片
纯真年代书吧浙江在线杭州12月9日讯(浙江在线采访人员/程永高编辑/胡芸)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今年9月28日,西子湖畔、宝石山上的纯真年代书吧,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目光慈爱轻盈,声音浑厚而深情 。他选择把“我打江南走过”诗歌朗诵会放在书吧举行,来怀念一个甲子前与江南的匆匆邂逅 。包括诗人颜艾琳、潘维在内近200名爱诗的朋友慕名赶来,将书吧挤得满满当当 。内容来自/font>
这一天,也是书吧14周岁的生日,茶香书语一如往常 。9月30日-10月30日,纯真年代书吧走进西湖书市,活动参与者众多 。10月19日,跨越南北极神秘孤独纯净圣地的杨芳菲,在书吧和大家分享自己6次南北极探险之旅......经过多年的耕耘,纯真年代书吧不仅提供了一批又一批好书,也逐渐成为更多人交流读书、学习、游历心得的平台 。/font>
“书吧源于书店,又高于书店,始终追求让更多人的爱上阅读 。”书吧主人朱锦绣平静温和地说,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纯真年代书吧的图书销售收入已经下降到只占全部收入的10% 。几年前她开始更多的经营吧文化 。捱过搬到西湖边后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后,书吧已经能够盈利,未来尽管面临着利润微薄、成本上涨的压力,但仍会致力于守望书香 。内容来自br />西湖边的文化客厅 copyright /font>
莫言、余华都是座上客 copyright br />看山揽锦绣,望湖问子潮 。br />从断桥沿著名的北山路走,左边是西湖,右边是民国大宅,六七分钟后上宝石山,迈过几百级台阶,便是纯真年代书吧了 。书吧的招牌“纯真年代”,是艺术家韩美林写的,迎客的对联,则是莫言送的 。www./font>
书吧内两面已是高大的书架和各类书籍 。书吧图书数量在6000种以上,以文学和历史为主,很多都是她家里珍藏的书籍,从贴近时事的专刊杂志和年代久远的文学名著都有 。其中,作家签名本很多,作家王旭烽送来了她的获奖作品《南方有嘉木》,陈忠实来访后寄来了他签名的《白鹿原》 。内容来自br />不过,一路走来,书吧也是历经坎坷 。2000年9月28日,在担任浙江文学院院长的丈夫盛子潮的倾力支持下,还身患重病的朱锦绣在市区文三路,开了“纯真年代” 。开始几年,房租不高,尽管负债经营,书吧还是能保持收支平衡 。2008年前后,随着房租的飞涨和实体图书销售的一落千丈,书吧开始连月亏损 。2009年9月28日,“纯真年代”搬到了西湖边的宝石山上 。今日新鲜事br />
朱锦绣回忆说,得益于丈夫在文学界的人脉,书吧运营后,经常有很多作家来举办讲座、签名售书 。尽管赚钱不多,但书吧文化氛围一直很浓厚,也在业内渐有名气 。搬到宝石山后,这里的年租金涨到了25万元,朱锦绣开始更多考虑书吧经营策略 。她将这依山而建的三层小楼从内到外装修了一遍,把重心放在吧文化的经营上 。https://www.br />“举办更多高品质的读书活动,让更多的人享受阅读,追求思考,品位人生的诗意 。”朱锦绣说,纯真年代成立以来,余华、张抗抗、陈忠实、阿来、莫言、北岛等著名作家和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也渐渐吸引到了杭州和国内的不少文化人、爱书人 。今日新鲜事br />新书首发、诗歌朗诵会、学者讲座、影视沙龙等活动接连不断,人流大了,相应的餐饮、会务需求便支撑起了书吧的经营 。内容来自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