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牵手抖音,向海龙就能真快乐吗?( 五 )


百度要确保研发,就要确保收入,要确保收入,就要确保广告营销和竞价排名。所以百度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百度不再具有流量的绝对把控权,广告收入方面的挑战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又要确保有足够的钱投入研发。这种困境反射到向海龙身上就变成了:一方面向海龙继续向上的愿望没法在AI优先的百度实现,另一方面李彦宏又非常需要向海龙来保证销售收入。
向海龙在百度有没有什么野望?应该是有的。没有人永远满足于工具人的地位,他也希望自己成为中心人物,成为真正的二号,但是这在百度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根据友媒报道,向海龙离开百度之际,一位官方人士斩钉截铁地表示,向海龙对近期负责的核心业绩不达标,用户体验没有改善,要负不小责任。时至今日,还有言论表示,向海龙离职,是百度这几年的一大收获。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向海龙要为百度的官僚复杂,要为百度的迟钝负责,要为百度过于重视收入负责,要为百度因为竞价排名而跌落的公众形象负责。
但是这个责任向海龙真心负不起来。他只是一个百度搜索公司的总裁而已。百度这么多年,用过那么多世界级的职业经理人以及吴恩达这样的科学家,这些风流人物大都风流云散,不能力挽乾坤,向海龙又怎么可能呢?
离开百度后,海龙哥在一些不公开的会议上当众说过几次,百度(营收体系)是他一手做起来的。这话背后凸显他那种非要争一口气的本性,但某种程度上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四、医疗广告与向海龙的相互救赎
向海龙是1978年生人,这点90%的内部和外部人都不清楚,他们以为向海龙甚至要比李彦宏年纪更大,违反常人认知的是,向要比李年轻十岁,李彦宏还要比黄光裕年长一岁。但从外表上,真的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除了感叹Robin颜值惊人外,不得不说,向的操劳、向的辛苦、向的深沉与城府,都让他看上去比实际更老。
甚至,雷锋网向一位老百度人求证向海龙去抖音的消息时,得到的第一反应是,年纪这么大的人,真的能适应抖音这么年轻化,而且面向年轻人的公司吗?
其实,向海龙只比张一鸣大五岁,他跟张一鸣的共同话语要比他跟李彦宏的多。
向海龙其实是一个擅长观察形势的人。2015年前后,他就看出了K12教育在中国爆发的潜力,并且鼓励身边的朋友去做教育创业,他还在百度内部尝试做过短视频,反对过投资共享单车,这些都被证明是极为正确的认知。他一直在试图证明,他能做的,不仅仅是卖广告一件事儿。
一位搜索行业老兵曾经找过向海龙聊天,他感慨向海龙远比外人想像的那样有内涵,特别是对技术的理解,对商业生态的认知,都完全超越了外部对一个销售型的大将的认知,大有百度的四野101的历史定位。
被需要但不被理解,有才华但不被承认,向海龙身上总是覆盖了一层悲剧色彩。毕竟,他掌控着核心收入单元,他挣的钱决定了百度有没有机会抓住未来。但是,与之对应的是,百度固有的业务形态上的缺憾,也使得只要有指责,也得由向海龙来承担。
向海龙在百度奋斗这么多年,玩过最顶级的流量,见过金山银山,进而,在互联网流量变现以及对应商业生态营造这个领域,他是全中国最Top的人才,这绝非妄言。他的一双手,建立了百度横跨全国的销售体系,左右着整个中国的流量江湖,在PC搜索逐渐落伍、移动搜索始终疲弱的这七八年间,还能每年为百度提供大几百亿的年收入。
这样的人,谁都需要,流量赶顶的字节更需要。坊间传闻,在左晖逝世前,字节曾经讨论过收购贝壳,只是周受资过来搁置了,字节的房产频道幸福里在流量上也早就超过58,缺的是商业变现的模块。与房产相提并论的两个品类是教育和医疗。教育这两年涉嫌政策调整,医疗则是受制舆论压力,但对于字节来说,这其实是能建立壁垒形成通吃的赛道,关键的是有能打通技术产品以及线上线下的超级操盘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