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刘禅和孙皓两个投降皇帝,为什么待遇结局都不同?

一开始 , 觉得这两位都投降了的亡国之君 , 应该算是难兄难弟 , 后来一想这不对 , 差辈了 , 刘禅不能干呐 , 从孙尚香那边来论 , 刘备该是孙皓的老姑夫(我们这里称爷爷的姐妹为老姑 , 东北有另一说) 。那孙皓见了刘禅 , 他要是心情好还讲礼貌的话 , 得叫一声表叔才是 。所以这俩其实是难叔难侄 , 可以想到如果见了面会非常尴尬 。也想像过 , 要司马昭活着没准会弄这么一场恶作剧 , 他好看个笑话 , 可惜他公元265年就死翘翘了 。当然这叔侄根本也没能见面 , 刘禅在271年也“薨”了 , 孙皓在东吴还祸害了近十年 , 到280年才举着白旗来到洛阳 。彼时阴阳殊途 , 刘禅墓地上的树都长多高了 。
孙皓|刘禅和孙皓两个投降皇帝,为什么待遇结局都不同?
文章图片

暴虐的孙皓在吴国声名狼藉 , 人心尽失 , 晋国大军来到 , 还要负隅顽抗 , 司马炎当然对他没什么好印象 。最重要的是时过境迁 , 天下已经统一 , 没必要再做样子给谁看了 , 所以孙皓和他表叔刘禅的待遇就明显不一样 。
一个封公 , 一个封侯 , 规格不同
中国本有善待亡国之君的光荣传统 。自夏周以来 , 亡国之君当了俘虏 , 一般不杀 。前文写到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后 , 也只是降封为陈留王 。前朝有先例可循 , 像商汤俘获夏桀后 , 还允许他带着心爱的女人离开;当年魏文帝曹丕逼汉献帝刘协禅让后 , 也没杀他 , 封他为山阳公 。
孙皓|刘禅和孙皓两个投降皇帝,为什么待遇结局都不同?
文章图片

据《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 , 公侯伯子男 , 凡五等 。”刘禅来到洛阳后 , 也被封为公 , 名为安乐公 。虽然都是公 , 都是食邑万户 , 但刘协的山阳公还是比刘禅的安乐公高一级 , 因为山阳是郡公 , 而安乐是县公 。尽管如此 , 刘禅也已经非常知足 , 因为食邑万户待遇太高了!曹魏当年的五子良将都功勋卓著 , 食邑最多的也才四千户左右 。更何况 , 朝廷当时还赐绢万匹 , 赐奴婢百人 , 以刘禅那样的性格 , 这个安乐公确实是很有安乐的基础 。
东吴投降 , 孙皓被押解到洛阳 , 也得到了司马炎的接见 , 当时被赐为归命侯 , 从字面看 , 是“顺应天命 , 归顺投降”之意 , 但暗含揶揄嘲讽 , 人再硬也硬不过命不是 , 你孙皓还不是得归顺我大晋?赏赐也只是“田三十顷 , 岁给谷五千斛 , 钱五十万 , 绢五百匹 , 绵五百斤” 。侯自然比公要低一级 , 这些赏赐和刘禅相比也差距明显 , 跟着来降的东吴皇族待遇也差强人意 , 只有孙皓的原太子孙瑾拜中郎 , 其他大都只是得了个虚职闲职 。
孙皓|刘禅和孙皓两个投降皇帝,为什么待遇结局都不同?
文章图片

刘禅的这个安乐公是实的 , 他虽居洛阳 , 却有自己的封地 , 即安乐公国 , 国都叫安乐县 , 在今北京顺义区西北六里衙门村 , 旧名就叫安乐村 。
但毕竟是投降的皇帝 , 司马家就那么放心吗?安乐公就真的那么安乐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