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使团为何会受到乾隆热情的招待呢?【图】( 三 )


那封被后人反复引证的给英王的“敕书”,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傲慢 。虽然拒绝了英国人的要求,但主要是强调祖宗之法不能改,而不是他乾隆不想答应英国人 。为了说服英国人,敕书反复陈述西方人常驻中国的种种不便,使节以及驻在中国的非必要性,遣词用句已经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 。甚至马戛尔尼们到了广州之际,乾隆还派人送来一份诏令,传达他不得不否定马戛尔尼要求的无奈 。
马戛尔尼在中国期间,他每日的开销,按英国遵循的国际惯例,是该由他们自己开支的,但乾隆却规定,所有的开支都由中国方面负责——每天的拨款,达到1500两白银 。尽管马戛尔尼怀疑他们根本吃不了这么些银子买的东西,拨款都被人贪污了,但乾隆的这份好意,却是真实的 。
可是,对傲慢的英国人这么友好的清政府,对自己的臣民却一点也不好 。回去的时候,马戛尔尼是一路从大运河乘船,然后改走驿道去广州的 。一路上,不管水深水浅,纤夫都必须拉着船走,拉不动,就皮鞭、军棍伺候 。纤夫如果逃走了,就连夜在河边的村庄里拉人充役 。这些充役的农民,能吃到一点英国人的残羹剩饭,就感恩不尽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