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经验引人瞩目!住建局长详解宁波城建发展之路【多图】( 二 )

www./font>
“阳光征收” 2016年初,我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唯一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信息公开试点城市 。“阳光征收”推行至今,全市共作出征收决定572个,涉及征收房屋建筑面积994.87万平方米、74870户,总体签约搬迁率高达98.8%,263个项目在规定期限内100%签约 。房屋征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依法、高效、和谐、廉洁的“阳光征收”之路 。今日新鲜事br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成了以轨道站点为生长点、轨道线路为发展轴,以新城开发、旧城更新为重点区域的点线面结合的空间发展态势 。到去年底,我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达4800万平方米,近5年年均增量500万平方米,全市人均达6平方米,地下综合管廊开工建设36.8公里,均位居全省前列 。https://www.br />美丽乡村建设自2016年底开始,我市全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通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112个小城镇全部通过省里考核验收,其中获评省级样板39个、市级样板28个,一个个洁净小镇、活力小镇、风情小镇在宁波大地上竞相绽放 。同时,大力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截至去年底,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村7个、省级示范村104个,形成了具有宁波地域特色、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新农村风貌 。[985424.com]
城市路网不断完善“畅行宁波”日趋便捷 内容来自/font>
城市路网建设是宁波城乡建设70年最华丽的篇章,是宁波城市发展最鲜亮的名片 。br />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市政基础设施长期落后,发展缓慢 。1994年后,先后开展多轮城市建设,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城市道路骨架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3平方公里拓展到2018年的345.5平方公里,扩大了将近19倍,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31.1%增长到72.9%,道路面积从1996年的811.6万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5180.83万平方米,市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74平方米 。百度2019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宁波是全国同类城市中交通最畅通的城市 。https://www./font>
城区基础路网不断完善 。宁波的道路建设基本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 。2000年后,在完成“三横四纵十卡口”骨架主干道的拓宽改建基础上,重点建设城市向东的路网框架以及外环路网框架,形成了环城北路-环城西路-环城南路-世纪大道(外环线)这一环线 。后续又新改、扩建了100多条骨干道路,包括中山路和百丈路等城市主干道以及13条绕城高速连接线,撑起了宁波城区路网骨架 。2011年起,打通“断头路”100余条,中心城区干支相连的道路结构更加合理,集疏成网的内外交通衔接更加便捷 。截至去年底,中心城区道路里程已达2214公里 。[985424.com]
城市快速交通联结成网 。随着城市空间逐步由三江口向北、西、东三个方向拓展,我市大力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建设 。2011年10月底,我市首条高架快速路——机场快速干道建成,标志着宁波城市交通开始迈入立体化时代 。随后,陆续完成南北环快速路、夏禹路快速路、东苑立交快速化改造等54.8公里快速路建设,构建起中心城区“口”字形快速路骨架网络 。同时,跨江交通瓶颈明显缓解 。20世纪80年代后,陆续建成解放桥、兴宁桥、江厦桥、甬江大桥等桥梁,使隔江而望的几个城区变成一个整体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建设沿着三江六岸逐步延伸,桥梁建设日新月异,至2018年底,中心城区过江桥隧达到了24座(不含高速公路和铁路),长期困扰我市的跨江交通瓶颈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www.br />绿色交通出行加快发展 。大力开展交通拥堵治理,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绿道网、公共停车位等建设,中心城区建成投用公交专用道168.5公里、公共停车位7.5万个 。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在建线路总里程超过94公里,运营总里程已达91公里 。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加快城市绿道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绿道建成公里数突破1000公里,约占全省绿道总量的五分之一,三江六岸核心区滨江绿道和东钱湖环湖绿道入选全省十佳绿道 。城市主干交通形成了地下轨道、地面主干道、空中高架的立体交通格局,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