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力成: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图】( 二 )


汪力成:对于我们这样成立近50年的企业,我觉得来自内部的压力要远大于外部的压力,“华立”的最大对手是自己,“华立”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在自我变革中重塑 。从2013年开始,因为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华立以新思想开展了组织、文化、机制等方面的自我变革 。包括设立创业基金、鼓励员工内部创业、打破部门墙等 。从2016年开始我们重新规划公司总部603亩园区的业态 。过去这个园区是“制造+办公”,是完全封闭的,而这一次我们从封闭走向开放,打造一个集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等于一体的平台,并取名为“181社区”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这个社区是去华立化的,“华立”只是其中的一员 。/font>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聚焦大健康产业,已引入和孵化培育企业400余家,总营收超80亿元、纳税1.63亿元 。未来,“181社区”目标是孵化上千家企业,构建社区医养护的“医联体”新模式,打造“华立大健康产业生态” 。这样一个生态便是“华立”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985424.com]
采访人员:从医药制造企业到大健康产业的科创平台,“华立”的转型发展一直是围绕主业的? 今日新鲜事br />汪力成:是的,“转型不转行”,这也是我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一个观点 。内容来自/font>
在传统制造业领域,许多企业主存在“干一行怨一行”的现象 。他们总觉得自己行业最“苦”,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盈利困难 。于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萌生了转行的念头 。内容来自br />在我看来,“怨它”是因为你太了解它,而喜欢别的行业、羡慕别的企业,也只是因为你不了解它 。在浙江乃至中国,许多制造业企业在一个行业深耕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对行业的理解就是企业最大的宝贵财富,一定不能随意丢掉 。任何产品都有高端和低端,既然低端产品不赚钱,就应该千方百计往价值链高端走,而不是轻易转行,升级往往更重要更靠谱 。br />打造服务生态 [985424.com]
重构全球供应链 br />采访人员:您怎么判断2020年的走势? [985424.com]
汪力成:我不敢过于乐观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环境并没有改变,中美贸易摩擦的传导效应或将在2020年进一步显现 。内容来自/font>
所谓传导效应,就是看上去和贸易摩擦没有关系的行业,接下去也会受到波及 。例如,随着对美出口通道的受阻,越来越多过去主要做美国市场的企业会转向开拓其他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 。这样一来,自然就打破了原先其他市场的平衡,一些非对美出口的外贸企业、制造业企业便会受到影响 。我觉得企业不要有侥幸心理,要学会在这样的常态下生存 。https://www.br />
采访人员:我们注意到,“华立”已将境外工业园的开发和建设由“副业”提升到集团的海外发展战略 。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今日新鲜事/font>
汪力成:2005年我们在泰国合作开发了第一个工业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基于近几年的新经济、新常态,我们顺势将境外工业园板块提升至集团海外战略层面 。现在在全球布局“三大三小”6个境外中国工业园平台 。2020年我们将成立海外专业化运营公司,由我直接管理 。我认为,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外贸出口”走向“中国创造、全球制造”是必然过程 。我们希望以“华立”20年国际化经验助力中国制造业“抱团出海”,今年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围绕境外工业园打造全方位服务生态,尤其是对于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进行探索和实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