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飞高了"矩阵不做第二个美团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财经绮观,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摄图网。
“在本地消费服务方面,我们完成了重要的组织升级,形成了饿了么、高德地图、飞猪的业务矩阵。”
8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再一次向外界介绍了“飞高了”组合,并首次披露了对该板块的战略布局细节。
自上个月阿里生活服务板块宣布升级以来,人们都在猜测其路线的选择:究竟是“三足鼎立”式发展?还是“合三为一”的中心化道路?
如今答案终于给出,果然是前者。
从张勇的此次表态中,外界可以捕捉到的明确信号是:阿里不会像美团一样,在生活服务板块上组建一个近垄断式的超级APP。
而是在各赛道同时发力,各司其职、做深其专,形成一个业务矩阵(business matrix)。
在充分发挥长板效应的前提下,彼此实现优势资源补充,进而形成整体生态合力。
拒绝粗放增长 去年10月,一则“饿了么MAU(月活跃用户)超越美团外卖”的消息引起热议。
大讨论中,饿了么的品牌黏性和流量价值得到初步认可。
文章插图
高德方面也早就在2018年突破了1亿日活,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先后完成了“出行服务平台”和“出门生活服务平台”的定位升级。
阿里表示,到2022财年末,高德将至少有1亿消费者完成过基于目的地周边各种服务的交易。
无论是饿了么还是高德,二者的流量价值和入口意义,均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然而对任何商业服务品类来说,“获客”都是只其一切服务的开端,是所有产品持续发展的常规性目标。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流量的含金量,或者说企业的运营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张勇在此次的电话会议中明确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饿了么的投资,尤其是增加非餐品类的贡献,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这段话透露出了两层含义:
首先在大前提上,阿里明确了饿了么的战略定位以及投入决心。
其次在战略方向上,饿了么将重点挖掘“现有流量的精细耕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某些互联网企业打着“无边界扩张”的旗号,在各个领域中进行着横向掠夺。
这本没有错,但在所谓“无限游戏”的视角下,企业很容易过度放大全新的“增量市场”对自身营收的价值。
随着“下半场概念”的到来,坚持使用新流量的规模来判断发展质量已经成了一种过时的视角。“效能提升”越来越为市场所重视。
阿里方面对“飞高了”的定位,可以视为其对企业效能优化的一种“小心求证”。
今年年初,饿了么和高德在送药服务上的合作,就是“供应链整合”的有效案例。
二者通过联合推出的“地图找药”服务,近10万家饿了么合作药店整体上线高德,在300个城市实现24小时送药到家服务。
在此场景中,饿了么让高德能够在继续“做轻”的路线下快速接入了大量药店供给,高德则为饿了么提供了来自新消费人群的流量。进一步提升了药品供给的转化率。
从运营效能提升的角度来看,同样的供给带来的是多平台的流量和交易机会,高德这个高DAU的出门入口,接入海量供应的同时,也无需再重复搭建一支团队去运维这些供给。
资源的复用,在旅游的赛道上也是同理。受疫情影响,本地游、周边游兴起,既有本地服务的基础设施有利于飞猪更快拓展串联,扩大短途旅游的规模。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高智能方程式|为什么QQ飞车里能开蓝翔挖掘机?
- 微信|微信状态还能这么玩?自动加上“监控”,好友吓坏了
- 收割|什么都不会怎么做知识IP?
- 大型超市|大型超市靠什么赚钱?很多人以为只靠卖货,其实还有2个隐藏途径
- 智能头盔|饿了么测试智能头盔 计划年内在发放超100000顶
- 天猫|电商行业怎么了?大批商家退出淘宝,4个原因很现实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熊猫烧香|还记得“熊猫烧香”吗?那制作这个病毒的小哥,现如今怎么样了?
- 淘宝|拼多多的东西为啥那么便宜?知情商家说出原因,满满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