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为什么明朝输了?(多图)( 二 )
应该说作为一名文官,马林在战场上有如此表现,已经算是合格,可惜他面对的是优秀的军事家努尔哈赤,仅仅做到合格是远远不够的 。
三月初二,努尔哈赤先带兵攻破龚念遂部,随后他集中6万大军,向马林的军营冲杀过来,寡不敌众的明军惨败,除了马林带着少量骑兵逃脱,其余全部被后金士兵屠杀 。
剩下的潘宗颜部,尽管将士们在潘宗颜的激励下,奋勇杀敌,无奈兵力不足,最终全军覆没 。

文章图片
刘綎身陷重围,英勇战死沙场
东路军的主将刘綎,由于和杨镐在朝鲜战场上结怨,这次被杨镐穿小鞋 。此次出征,杨镐分配给刘綎的士兵大多是老弱病残,武器装备也十分简陋 。
东路军的进军路线最远而且道路最难走,尽管面临诸多困难,精忠报国的刘綎并没有退缩 。东路军在刘綎的带领下,接连攻克十几座敌军营寨,士气高涨 。
三月初三,东路军挺进到阿布达里冈,这里距离赫图阿拉约七十里路 。刘綎此时还不知道明军两路人马覆灭的消息 。
努尔哈赤派人假扮成杜松的亲兵,手持令箭,来到刘綎的大营,此人谎称杜松已经率领西路军抵达赫图阿拉,请刘綎火速进兵,会攻赫图阿拉 。
刘綎担心杜松抢了头功,又怕自己延误了会师的时间,日后被杨镐报复,于是他催促全军,轻装疾进 。
后金军由努尔哈赤的长子代善指挥,在阿布达里冈设伏,此处道路崎岖狭窄,非常有利于打伏击战 。刘綎急于进兵,疏于防备,三月初四,他带领东路军一头钻进代善的埋伏圈后,被后金骑兵拦腰截成两段,首尾不能相顾 。
刘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着军人的英勇,他被乱箭射伤左臂,不久后右臂又被砍伤,但是他仍然死战不退缩,在混战中,他的面部被砍中一刀,接着又被削去半边脸颊,但是他挥舞兵器,左冲右突,在杀死数十名后金士兵后壮烈牺牲,之后他的东路军也被歼灭 。
最无能的李如柏反而全身而退
南路军的李如柏,路线最近,道路也好走,但是他的进军速度缓慢,三月初四,南路军到达虎拦岗,三月初五,李如柏收到杨镐要求退兵的命令,在他撤军时,被后金的20名哨骑发现,他们虚张声势,在高处大声呼叫,并挽弓作欲射状,好像有大军埋伏 。此时的李如柏军犹如惊弓之鸟,他们争相逃命,结果互相践踏导致死伤千余人 。
为期五天的萨尔浒之战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此战明军的兵力大约是后金的两倍,死伤约4.5万人,后金方面伤亡只有几千人 。占据优势的明军为何遭受如此惨败?

文章图片
三、失利原因
统帅无能
统帅的指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明军的统帅杨镐,统筹指挥能力很差,和努尔哈赤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水平 。
有人指责杨镐的分进合击是错误的,它造成了明军被后金各个击破的机会 。
其实分进合击的策略并无不妥 。在军事实力占优的情况下,采用分进合击的方法有以下好处:一是在战术上迷惑对手,使对方难以判断主要进攻方向 。二是化整为零,快速机动 。三是有效缓解后勤压力 。
历史上比较成功的分进合击的作战案例有:刘裕兵分六路,北伐后秦,隋兵分四路,发动灭陈之战,都取得成功了 。
这两场战役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统帅,刘裕和高颎担任这两次战役的统帅,他们有出色的统筹指挥能力,因此取得了成功 。
反观杨镐的统筹指挥能力则糟糕透顶,他未能协调各路人马,按计划在二道关会合,四路人马到达作战地点的时间参差不齐,并且明军对友军和敌情完全不了解,分进合击变成了各自为战,给了努尔哈赤各个击破的机会 。
推荐阅读
- 社群|从“公域之争”转变为“私域之战”,微盟(02013)揭开流量的AB面
- listing|亚马逊 vs eBay,2022年老牌电商之战,谁主沉浮?
- pico|元宇宙之战还没开打,小扎就先让了张一鸣半子
- 扎克伯格|元宇宙之战还没开打,小扎就先让了张一鸣半子
- 共享|传统车企重仓、小鹏宣布杀入:以 Robotaxi 为名,「出行之战」再打一次?
- 门锁|智能门锁行业的冠军之战,凯迪仕靠“六脉神剑”胜出
- 冯宇飞|夯实坐二望一,iQOO发动双11手机品牌创新之战
- 快手|聚焦双11|淘抖快,直播电商之战近况如何
- 秦灭六国之战|秦灭六国之战为什么把齐国放在最后攻打?
- 韩信|长平之战中,如果韩信指挥赵军,白起指挥秦军,结局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