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卡|奥运同款商品火了 义乌小商品市场也变了( 二 )


实际上,在义乌,还有很多商家跟余文勇和陈耿平一样。奥运会期间,小黄鸭发卡使他们上演了一场生产销售竞赛。如今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销售小黄鸭发卡的卖家多不胜数。据陈耿平介绍,在义乌小商品城,小黄鸭发卡也是到处可见。
“其实‘杨倩同款’的热度已有所下降,市场上小黄鸭发卡的货源已从最初的紧俏,到了如今的充足状态。爆款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接下来这款产品还会受到关注,但会是一个平稳的销售过程。”在陈耿平看来,爆款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他也不可能凭着一件商品发家致富,不过这件事还是给了他很多启发,“以后还是要多关注各类新闻,一个人、一件事就很有可能带火一件商品,现在我也会特别关注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不仅如此,陈耿平在8月5日还做了他的首场直播。
与此同时,余文勇的电商团队也在加速运转,他们要寻找下一个爆款。
发卡|奥运同款商品火了 义乌小商品市场也变了
文章插图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义乌小商品城变了
几天时间内,一个发卡在一家店铺就能卖出几万件,在一家工厂就能生产出几十万件。由此可见,义乌小商品生产带的生产力很强。
“7月27日,小黄鸭发卡登上热搜榜并迅速成为淘宝爆款,引发发卡销量大幅上涨。然而,大家的存货都不多,所以市场上有个短暂的断档,不过也就断了7月28日这一天,随后生产商家迅速购买了原料制作出成品,很快就满足了市场需求。”余文勇如是说。
陈耿平也告诉中国商报采访人员,现在在义乌有很多的小商品生产商。小黄鸭发卡火起来的最初两天,线上卖家到义乌小商品城都是要抢货的,但生产商很快就反应过来,工厂也紧跟着备货加工制作,很快市场就稳定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确实很厉害,它的做活能力太强了。”陈耿平对于义乌强大的小商品生产能力很是感叹。
爆款背后,不仅可以看到义乌商家和工厂强大的爆款反应力,同时也看到了义乌产业带的生产力变革。
较早就接触电商的余文勇在2013年回到义乌做生意,最初他和其他商家一样做外贸生意,后来才转做淘宝等电商平台卖家。余文勇表示,刚开始在义乌做淘宝卖家时,自己并不被市场上的生产厂家看好,这些厂家觉得他做淘宝拿的货量太少,订单也比较零散,不愿意跟他合作,他们只喜欢做外贸生意。正是由于大家对淘宝的不认可,以及不了解,余文勇刚开始主做外贸,兼做一些电商零售。
然而,很快余文勇的工作重心就变了,义乌生产商家的观念也变了。2015年,义乌商家的外贸生意不是很好做,整个外贸市场不是很稳定,于是很多商家停下外贸生意,转向国内市场,而余文勇也是其中一员。“其实厂家做电商生意有很多好处,第一是给现金,第二是虽然订单量小,但能天天补货,一个月加起来量也不小。慢慢地,厂家开始接受淘宝订单,而且,淘宝要求的产品质量比较高,贵点也没关系,一些外贸订单可能量大,但是都比较便宜。”据余文勇介绍,后来义乌的很多工厂也开始做出相应的调整,有了更为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既能接小单,也能接急单。
“义乌这几年的变化确实很大,现在在义乌做淘宝、拼多多店铺,再加上抖音、快手电商的人很多。不仅如此,义乌小商品城也在做自己的官方线上平台,义乌商家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如今,做过外贸生意,也做过电商零售的余文勇对市场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他看来,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国内。
余文勇的经历是近些年义乌饰品产业带电商化的一个缩影。义乌的电商速度改变了饰品行业原有的生产关系和贸易模式,为传统产业找到了一条新的数字化增长路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