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场景+以1带多”:分享一个高阶的内容组织策略( 二 )
boss直聘[有了]社区这种玩法,不代表所有的内容/资讯等平台可以直接拿过去用,更不是有feed流的场景可以用。
这很好证明,例如:纯标题的feed流、内容太重、内容个性化较大等情况,都不是很适合引导到专题等内容组织形态上。
允许引导到他处,意味着内容的可替代,而并非是唯一解决方案。
03衡量推荐系统的推荐效果,可以有很多维度。比如:从单纯的页面数据的维度(比如PV、UV、转化率等方面),又或者从内容的效果维度(比如停留时间、人均消费、完播率留存率等)。
平台衡量内容的指标应该精准且有效。视频平台对留存率、停留时长等指标更为注重。资讯平台对内容的点击转化率等比较侧重。
总之,平台要有相对聚焦精准的指标。而这些指标,是根植于平台的价值观下的。
价值观:是一个平台真正的内容。组织内容,就是组织价值观。
回到上文的例子,内容的组织(包括专题、收藏夹、话题、榜单等)策略,为的是提升平台的核心指标的方式。
boss直聘[有了]的内容组织的设计策略,对于用户而言,大概率是会提升专题内容的打开率和对同类内容的消费。
04回归到上文提供的模型,我们接下来对一些内容平台进行演练设计。
首先我们要找到对应的内容消费场景。我们先给出以上的模型的前提(即要满足以上模型,要具备以下的条件):
- 内容有一定的暴露和消费;
- 内容不宜过长;
- 轻内容而不是重内容(如果是文章,可能就不行)。
1)[ 有车以后 ]
① 在[ 有车以后] 内容详情页中,看用户浏览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图片后(比如点击放大+停留时间达到5秒以上),那么系统就会顺势提供该高清图片(车型)的聚合入口。
用户点击这个图片的专题(或者其他内容组织形态),就能获得进一步的决策或参考。
② 根据文章时长,看完一篇文章(如果超过1分钟),则在文章底部或者浮窗,提供相关的进一步服务:包括:猜你对价格很感兴趣,去评估这辆车;提供这辆车的专题内容;提供这辆车的购买用户的聚合……
2)[ 雪球 ]
① 在【推荐】页,停留一段时间,增加相关消息聚合入口。
② 在停留入口提供更大维度的服务性的功能。由服务型功能延伸商业化收益。
……
3)[ 在行 ]
作为知识技能共享平台,提供的并非实物商品。当用户浏览行家列表时,如果在某行家卡片上停留时间较长,则提供信任的学员评价内容专题引导..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
更多案例,欢迎探讨。不过以上的内容组织的设计,是要对业务、核心目标和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思考为前提。橘生淮南还是淮北,环境不同,结果因此而不同。
以上,就是“场景+以1带多”的内容设计策略的分享。
#专栏作家#分享一刻,微信公众号:锌产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曾担任国内某top知识付费平台B端产品经理,负责过亿级用户平台的产品设计的工作。对系统设计、系统思考等方面较感兴趣。
【 用户|“场景+以1带多”:分享一个高阶的内容组织策略】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