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私域运营消费者成交「ARPR」链路模型( 二 )


在这条链路中,事实上也是一个漏斗逻辑,自上而下的层层筛选。现在的大部分品牌,一味的追求拉新效率,每天盯着自己的流量,但是当流量进来以后,会发现其实根本没有转化,这其实是转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品牌的“购买人群”太少,无法进行下一步。这里要做的就一定不是继续投流,一套是拉新,一套是购买。即认为是推广策略和营销策略的结合,最终要保证的是拉平拉高ROI产出。比如在推广中使用直通车的投入,最终是否能拉动更多的流量,这是一个考核点,而当有足够的流量进来的时候,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的品牌、产品卖出去,让更多的客户变成“忠诚人群”。
在这个逻辑下,每一个进入淘宝的客户,都被拆成了一条条的标签和数据,变成了你的人群资产,每一个都是可以量化的产品。这就是现在成熟的传统电商基本逻辑。我们在淘宝内提供产品,二淘宝提供人群资产。
二、私域电商模型如果说上面提到的模型,是把人变成了数据,那么私域运营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将这些数据,重新变回了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每个人的性格、喜好、社交圈、消费力等等都不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他们留下,并给他们匹配何时的货品。换句话说,就是从货找人,到人找货。
1. ARPR模型是什么根据这个逻辑,我们设计出了一套处于私域的消费者成交模型链路,即【A-R-P-R】模型,私域消费者全生命周期模型。
人群|私域运营消费者成交「ARPR」链路模型
文章插图
A 获客(Acquisition):从公域平台通过包裹卡、客服、短信等方式引流到私域端。
R 留存(Retention):让消费者在通过朋友圈点赞、评论、1V1沟通等加深与商家的关系。
P 购买(purchase):通过让消费者再次购买产品,加深消费者对个人IP、品牌认知。
R 传播(Referral):促使消费者自发进行一系列的传播动作,自我裂变。
2. 根据ARPR模型,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要明白,我们现在运营的是人,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这群人留在你自己的微信(私域)。首先要做就是如何把人找到,我们再做获客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做了一次筛选,愿意来到你的私域的人,不论是何种方法,至少他们愿意和你继续玩下去。
接着我们要做的就是留存,这里面包含3点,一是狭义上的留存,也就是获取客户信息,并给他们打标,比如一个客户身上可能有的标签是,消费500元,首次购买时间4.15日,女性,生日是7月,未婚等等。二是触达以及认识,既与客户建立一定的信任感,比如自己的人设,让客户更加认为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一个客户,一个账号,一台机器。三是进行深度链接,比如拉群,比如主动去关怀客户等。当然这里所有做的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客户不拉黑或者删除你,这就是留存的价值。
在有了留存客户以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他们进行私域的首次购买,这里有很多客户也许已经买过你的产品,那么这群客户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当然也有通过其他渠道进来的客户,当他们对你的服务或者人设有足够的认知以及信任后,打破信任感窗户纸的就是购买这个动作了。
在这个模型中,区别于传统电商模型最大的区别就是传播,即裂变或者分享。这里我们要关注的并不是品牌本身,而是这个品牌能带给你什么。我们在微信渠道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客户足够的信任你,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提到过,私域2.0的核心是信任,信任=服务+产品+生活。让客户足够信任你的时候,就会把身边你的朋友也推荐给你。曾经我听过一个做社区团购的客户说过一句话:我自己女儿用的穿的东西,我觉得很好,我就不相信我的客户会觉得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