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营收下滑,新零售亮眼,有赞距离Shopify还有多远?( 二 )
文章插图
销售开支居高不下。一方面跟有赞销售模式有关,其订阅解决方案订单需要给直营(直销)和代理(代理商)销售员提升,分摊了利润。另一方面,也跟SaaS服务的中小商家流失率高有关。
总的来看,有赞的2021年半年报虽然不乏亮点,但也存在不少隐忧,从而引发了市场担忧。这从财报发布次日,8月12日有赞股价下跌15.25%也能看出。
文章插图
02 对标Shopify,有赞到底离“偶像”还有多远?就在有赞发布半年报的不久前,北京时间7月28日,有赞对标的Shopify Inc.(SHOP)公布了第二季度财务业绩。
财报数据显示,SHOP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1.194亿美元(约合72.4308人民币,同比增长57%;净利润为8.791亿美元,同比增长2342%。对比来看,有赞第二季度的总收入为3.96亿人民币,同比下滑14.3%;净亏损约为2亿人民币,同比扩大一倍多。
因此,单从第二季度来看,Shopify已经实现盈利,且其收入几乎是有赞的近20倍,尤其是Shopify的增长速度非常吓人。
抛开技术不好对比,收入之外,在有赞想要对标的另一指标GMV方面,两者差距仍然很大。
2021上半年,Shopify的GMV为422亿美元(约合2730.551人民币),比2020年第二季度增加121亿美元,同比增长40%。而有赞全站上半年两个季度的GMV为481亿元。前者第二季度GMV,几乎是后者半年总和的近6倍。
可见,单从各项财务数据和发展趋势来看,有赞与Shopify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市值方面亦然。截至8月12日收盘,有赞的市值为172.60亿元,而同期Shopify市值为1853.40亿美元,差距明显。当然,差距的另一面就是空间,这也意味着无论从营收规模、收益、还是市值方面来看,有赞的天花板还有很高。
客观来说,用有赞去对标行业全球最头部的玩家,差距肯定是有的,而这也跟诸多因素相关。
一方面,Shopify的成长比有赞要早很多。早在2006年Shopify就正式发布了,有赞诞生比其晚了近6年。同时,Shopify同样也曾经历了多年不盈利的状态。
另一方面,就数字化程度而言,当下的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而这也是有赞的机会。
目前来看,尚未盈利可能并非最大痛点,这可以通过规模扩大摊薄成本、技术和服务优化提升用户粘性等进行拉近。相反,在核心商业模式上出现的差异,更值得警惕。
目前Shopify和有赞的收入均主要来自对商家收取的SaaS订阅费,以及基于平台GMV收取的佣金。也就是有赞的订阅解决方案和商家解决方案,但在核心驱动力上又有略有不同,其中有赞以订阅解决方案收入为主,而Shopify以商家解决方案收入为主。
2021年二季度Shopify订阅解决方案收入为3.342亿美元,在总收入中占比仅为29.8%。而有赞二季度的订阅解决方案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超65.4%。
两者驱动不同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相比而言有赞会更依赖商家数量,如果不考虑订阅价格提高,只有更多的商家数量,才能带来更多的订阅收入。当然,大客化也是一个方向。但问题是,现在有赞的订阅套餐实际上要Shopify高不少,且还有微盟这样的强劲对手,如何提升进一步想象空间,值得有赞思考。
而以商家解决方案为主要收入的Shopify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商家把GMV做高,对应的收入就会提高。而商家GMV的提升,也会进一步增加商家粘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Shopify商家流失率要比有赞低的原因。
此外,由于支付环境不一样。支付带来的收益在Shopify是正的,这是其一个重要收入来源,而有赞已经将这部分剥离了。
推荐阅读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平价零售|平价零售悄然走红,"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 bGuidewire任命John Mullen为总裁兼首席营收官
- 凤鸣村|去岁我市农村电商零售额43亿元
-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大洗牌”,阿里巴巴营收排第二,榜首营收1211亿
- 零售|成绩出炉→2021年眉山实现网络交易额310.37亿元!
- 零售额|2021年岷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3亿元大关
- Store|苹果全球设备超10亿部 App Store付费应用营收超过2600亿美元
- 零售|市值暴跌后,叶国富要开始真正做零售了
- re coupons|亚马逊(AMZN.US)向印度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启未来零售仲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