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被流量困住的黄光裕( 三 )


文章插图
黄光裕及其妻子杜鹃出席“打扮家”上线发布会
国美布局家装产业,可以追溯到2017年。彼时的国美提出了“家·生活”的新战略,业务涵盖家电、家居、家装、家服务、家金融等领域。
国美控股CEO杜鹃在当时的发布会上展望了这个战略的上限:“过去,我们是在1.4万亿的家电赛道上竞速,现在,我们站在了10万亿的‘家·生活’赛道上。”
在家装领域,时任国美电器高级副总裁郭军曾透露,2017年时国美已经与30多家家装公司展开了合作。
之后两年多时间中,国美一步步扩大“家·生活”版图:与欧派、志邦等品牌合作,开展了橱柜厨电一体化业务;与家乐福、红星美凯龙等合作,扩展渠道;引入海尔智慧家,推动全屋智能。
根据国美零售2019年财报,其已经建成564家生活馆,同比增长逾14倍。
但不难看出,此前家装在国美的业务体系中扮演的是“辅助”角色,无论是增加业务,还是增加销售渠道,它真正聚焦的依然是线下零售。
而控股“打扮家”,则是国美在线上场景的突破,其想要借助平台化合作模式,将流量导向电商与家电服务,进而实现整个家装业务的闭环:向前,延伸至设计端,提前介入消费者决策;向后,链接家装企业,布局家B端客户。
在国美看来,打扮家App使其能颠覆家居业,直击痛点,入局万亿家居市场,价值链得到有效延伸,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在国美的战略中,除了通过拓展线上电商渠道获取流量,在主营家电业务之外,加码家装业务可能也是其“弯道超车”,吸引流量进入、做大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
“如果继续推进和京东天猫一样的电商模式,国美很难形成新的格局和竞争力。”国美投资CEO何阳青表示,如果2024年打扮家App达到其定下的5000亿市场规模,“相信国美电器的规模也可以增长三倍以上”。
03骨感的现实:内忧外患
重新归来的黄光裕,面临着一个停滞了12年的国美。无论是国美还是资本,都在等待他解决问题的方程式。
但早已褪去曾经“零售霸主”光环的国美,内有重疾,外有强敌。
2020年,国美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创近四年新低,达到69.94亿元;自2017年开始,国美累计亏损总额达到了149.21亿元。其偿债压力也不容小觑,截至2020年末,公司货币资金达241.42亿元(含受限制存款及现金145.45亿元),但有息借款总额为329.28亿元,其中一年内需偿还的有息借款总额为233.10亿元。
从这个资本运作能力看,“找钱”自然成为了黄光裕要解决的首要关卡。
在国美主营家电业务所处赛道,电商巨头阿里、京东、苏宁等争夺激烈,吞下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2020年,国美零售营收为441.2亿元,全平台GMV达到1126.3亿元,来自家用电子产品的营收占比高达90.43%。
但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线上,在中国8333亿家电市场中,国美占据的份额仅4.9%,远低于京东(28.7%)、苏宁易购(17.8%)、天猫(13.6%)。
要用不到5%的市场份额,撼动赛道中的巨头们,实属不易。
对于“老”国美而言,解决流量困局或是首要问题。但具体来看,黄光裕回归后打造的“真快乐”、“折上折”两个渠道和“打扮家”业务,能否承担起国美“重回巅峰”战略的重责,还需要打上问号。
由“国美APP”更名而来“真快乐”,更名时引发的关注度正在逐渐消退;从用户感知层面来看,“真快乐”并不比此前的“国美APP”拥有更多的存在感。
在功能上,“真快乐”的创新也不多。它有着类似拼多多的低价好物,又模拟了京东的“plus会员”,还有“直播”带货的功能,融合了多个头部电商的热门功能,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打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