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电商“小圈”玩法呈普及之势,机遇之下仍有危机
如今在互联网行业中,因购物场景中无法做到与线下一样的实物体验,所以通常在也会使得部分用户在下单前会有一定的决策期。并且在线上消费的诸多场景中,用户往往也更倾向于参考真实用户体验的客观评价,来作为消费做参考。而在外卖行业中,尽管由于相对较低的客单价使得其决策期相对通常较短,但每天“吃什么”无疑也是困扰许多上班族的问题。
文章插图
日前有消息显示,美团方面从外卖推荐着手推出用户真实评价体系,并已开始内测“饭小圈”功能。根据官方介绍,该功能是一款基于微信好友与通讯录好友,建立的外卖分享平台,其功能类似于微信的朋友圈,用户通过饭小圈可以看到朋友分享的美食订单,并对其进行评论和点赞,同时还可以选择“跟着吃”来“抄作业”。据悉,目前内测中所分享的内容仅限于外卖订单,在开通后,该功能可在APP内的“消息”中进行查看。
文章插图
以往,美团仅为用户提供了与商家和骑手的临时群组,用以提供餐品和配送方面的沟通,而饭小圈的上线,则让用户不仅能够在社交层面解决点餐、种草、避雷等功能,还能够进一步实现互动与沟通的目的。
事实上,不止外卖平台,越来越多的网购平台也俨然已经开始对“小圈”着迷。而作为探索这一功能的先驱,拼多多方面早于2020年2月就上线了“评小圈”功能,并且在后续,包括淘宝、京东都推出过类似的功能。一时间,也使得“小圈”几乎成为了线上消费场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线上购物平台的“小圈”功能,出现并非偶然
在已经发展数十年的电商行业中,消费者寻求参考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除熟人间的口口相传,更多的则是通过自行搜索比对,在搜索引擎的碎片化信息中找寻所需要的评价或观点。而此后“评论区”的落地,则打开了用户与商家,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的窗口。
通过其他用户实际使用体验的了解,也能在购买前完成对于商品的初步判断。然而这一评价窗口的开启,同样也使得刷单刷好评的行为逐步泛滥,以至于同行间的恶意差评也时有发生。
文章插图
因此,为帮助平台打击虚假好评而出现的“小圈”,则正好顺应了用户的需求。相比于此前陌生人可以毫无顾忌的评价,“小圈”中的内容则仅在于熟人间分享,自然也就从源头上彻底击败了可谓是漏洞百出的“评论区”,也使得真实用户的亲身体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即时有用的决策参考。
文章插图
事实上,在探索商品评价体系的道路上,电商平台对于熟人真实评价并非完全没有过尝试。其实早在2015年5月,京东方面就曾上线“购物圈”,不过这一功能不仅入口十分隐秘,且官方也并未进行太多的宣传。直到去年拼多多上线“评小圈”后,也一度引爆了这一功能。同年8月淘宝方面上线“淘友圈”,后续,京东也于10月推出了“京友圈”。
而目前还在内测阶段的美团“饭小圈”,则将用户的真实评价体系转移到了高频消费,且对于消费决策有迫切需求的外卖行业,并且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得其在有限的商品挑选过程中,更加催生了“小圈”的产生。
【 机遇|电商“小圈”玩法呈普及之势,机遇之下仍有危机】对于现如今各类试图帮助用户进行消费决策的功能来说,“小圈”无疑走在了前面,而其相比于AR或先用后付,也同样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在购买前对于商品有着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线上购物平台也在不断追求与线下门店相类似的体验。而基于熟人社交,“小圈”产品的走红,无疑也是顺应消费潮流的一种必然现象。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