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历史一刻!亚马逊销售额超越沃尔玛,谁还去超市买东西?
线上购物的兴起正改变着我们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多的商品纷纷搬到线上销售,满足线上用户愈发多样化的商品选购需求。面对着线上购物的疯狂进攻,线下超市们也没闲着,也开启了自己的线上电商,以多样化的选购方式寻找突破口,不过,这似乎阻挡不了线上购物发展的步伐。
根据FactSet 公司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里,消费者在亚马逊平台花费6100多亿美元,而沃尔玛的销售额约为5660亿美元。亚马逊的零售销售额超过沃尔玛,成为中国之外最大的零售销售商”。亚马逊超越沃尔玛的时间,似乎比分析师们预估的还要快一些,此前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就表示,亚马逊可能在2022年超越沃尔玛,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商。
文章插图
线上购物已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阿里、京东和拼多多的崛起就是典型的例子。在美国,亚马逊和沃尔玛的较量由来已久,亚马逊的商品交易总额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数字,从落后、接近再到最终超越,这个过程象征着美国线上与线下零售业的较量。
在国内,线上购物的发展更加快速,2016年就有消息媒体报道,阿里巴巴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在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财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中显示,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消费型商业业务GMV达人民币7.053万亿元,即突破1万亿美元。不只是线上购物,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正将许多原来没法线上化的服务和商品,以社区团购等新的形式融入互联网体系,这些举措都对线下超市形成新一轮的冲击,那么线上超市的寒冬真的来临了吗?
线下零售业的寒冬?一件商品想要由线下转到线上销售,至少要满足以下两个基本点,第一是便于仓储和运输,商品便于集中打包和长时间货运,商品的打包成本要低,在运输途中的损耗率也要低,保证一定销售利润;第二是商品本身的质保要可控,受时间、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小,减少用户的退单率。
文章插图
基于以上的条件能够看出,像是衣服、鞋子、日用百货等大规模工业制品更容易在线上销售,而生鲜产品没办法做到商品规范化,即满足商品的生产、品质和运输等条件,使得互联网厂商进入生鲜领域的时间较晚、电商渗透率也比较低。
根据产业信息网整理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的生鲜销售渠道仍以农贸市场为主,占比达到73%,超市为生鲜销售的第二渠道,占比为22%,与之相比的是生鲜电商的市场占比仅有3%,是一条还没完全开发的电商赛道。
文章插图
生鲜的电商渗透率低,也与我们的饮食和消费习惯有关,我们对于生鲜的基本要求当然是要够“鲜”,“适量多次”的购买习惯满足我们对食材新鲜度的需求。生鲜也一度成为了线下超市对抗线上电商的法宝,只不多这一招越来越不管用了。
在线下超市中,永辉超市以生鲜业著称,生鲜产品经营面积占整个超市面积的40%以上,包含我们日常所需的蔬、果、肉、蛋、鱼等品类,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额能占到总销售额的50%以上。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中,永辉排名第四,领先于高鑫零售(大润发和欧尚)、华润万家、沃尔玛(中国)和联华超市。
不过,现在的永辉似乎并不好过,生鲜产品并不能成为永辉抵抗电商的底牌,各大电商平台在想方设法提高电商在生鲜领域的渗透率。
推荐阅读
- 大型超市|大型超市靠什么赚钱?很多人以为只靠卖货,其实还有2个隐藏途径
- 菜市场|超市菜市场 办年货个人防护要注意
- 购物|逛超市也有“窍门”?逛了几十年,你知道如何在购物时省钱吗?
- 奥密克戎|奥密克戎冲击全美食品供应链 农场到超市各环节压力陡增
- B站|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B站、快手跌超5%,均创历史新低
- 惩治|中国不缺超市,沃尔玛可以选择离开!中方对其惩治有重要意义
- 二维码支付|历史新高!元旦假期银联网络交易总额达1.32万亿元
- 笔数|创历史新高!银联网络元旦交易总金额达1.32万亿元
- 裁员|快手年关难过
- 年关|快手年关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