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临|3 年亏 20 亿,有赞还在啃微信老本?( 二 )


有赞亏损的原因,除了高企的成本,还有较高的客户流失率。客户留存率是 SaaS 企业获利的基础,想要实现盈利就需要有足够多的付费商家。
细看客户留存比率,2020 年上半年有赞新增付费商家数达 3.24 万家,存量付费商家数近 10 万家,2021 年上半年有赞新增付费商家为 1.91 万家,存量付费商家为 8.75 万家,同比分别减少了 41% 和 12.5%。
另外,有赞采用的订阅制收费模式也不同于传统公司。传统公司采用的是项目制收费模式,将研发成本计入售价,一次性付费。而有赞的订阅制收费模式,是在交付产品后,客户分期付款,直到其主动取消业务,这就导致账期长。
高临咨询专家指出,从有赞的客户续费率和粘性来讲,腰部以上客户的续费率比较高,但是尾部中小商家的续费率相对来说不是非常理想,而且这类商家的数量占比比较大。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认为,有赞的持续亏损可能还是业务端的收益增长没能覆盖成本的缘故。
对于有赞,基于微信的商城市场已属红海,除了有赞还有微盟,以及微信自身提供的公众号、服务号、视频号、小程序等功能基本都可以实现私域变现。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持续付费商家一直都是各家争夺的重点,如果有赞不能拿出现象级的产品可能很难在现有产品线基础上盈利。
GMV 负增长,有赞押注的直播之路并不好走
有赞的收入中,除了 SaaS 相关的业务外,所有增值服务包括交易、分销、担保服务等,有赞近年来倚重的直播业务收入,都计算在商家解决方案收入中,而后者在今年上半年仅为 2.9 亿元,同比减少了 15.2%。
财报解释,这主要是由于杭州有赞于 2021 年 2 月停止交易服务以来,产生的收益减少所致。而今年 3 月,有赞抛出了私有化公告,并宣布有赞的支付业务将被剥离出上市公司体系。
高临|3 年亏 20 亿,有赞还在啃微信老本?
文章插图
有赞增值服务的收益,则通过商家解决方案产生的 GMV 厘定。根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商家通过有赞的解决方案产生的 GMV 达到 481 亿元,相较于 2020 年同期 GMV 规模同比增长 4%。其中 2021 年二季度,这部分 GMV 是 245 亿元,同比下降 3.5%,GMV 首次出现负增长。
高临|3 年亏 20 亿,有赞还在啃微信老本?
文章插图
有赞上半年的 481 亿元 GMV 中,有赞门店 SaaS 产品的付费商家贡献的 GMV,占比达到 25%,快手渠道的 GMV(96 亿元)占比降至 20%,来自其他渠道的 GMV 达 34%,可以看出有赞 GMV 的增长主要受益于直播业务的发展,但也受限于第三方的身份。
资料显示,自 2018 年 7 月开始,有赞与快手进行合作,帮助快手平台主播进行电商变现。通过在前端为主播提供电商工具,后端助力对接供应链和商品审核系统,2019 年上半年,有赞商家在快手的 GMV 突破 10 亿元。
高临咨询专家认为,一开始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想做电商,苦于没有经验,基础设施也比较差,所以引入了包括有赞在内的第三方,为主播提供大量的商品以及成形的交易链路。有赞的出发点则是,为自己平台上的一众商家导入流量和用户,这也是商家跟有赞提的最多的需求。
但快手等直播平台选择与第三方合作,只是阶段性的过渡举措。电商是快手最重要的商业变现手段之一,之后定会自建供应链体系,形成站内闭环。" 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快手们现在已经在做的事。" 零售电商行业资深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称。
崔丽丽也表示,有赞不是独一个,当直播或内容平台想自己做渠道后,其他所有的现有渠道应该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