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公司|快递盲盒论斤售卖?快递公司:是商家套路
一个个贴着收件人信息的快递包裹被作为“盲盒”公开挂在电商平台论斤售卖,卖家宣称是“快递丢件”或“拒收件”,甚至部分卖家还打出了“必中手机”宣传语,吸引消费者购买。
“盲盒”是近些年才流行起来的一种销售方式,商家宣称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种商品,消费者只有购买后打开盒子才知道自己所购商品为何物。部分商家则会明示所售盲盒中商品种类。
快递包裹作为他人私人物品被作为盲盒公然放在电商平台销售,按照2018年3月,国务院签署第697号令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其中规定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倒卖他人快件。但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以“盲盒”“快递丢件”等噱头在网上公开售卖“快递丢件”。
近日,澎湃新闻采访人员在网上购买40余个快递盲盒发现,这些声称系“快递丢件”或“拒收件”的盲盒,尽管收货地址不同,但都来自固定的几个区域或小区,甚至出现了同一收货电话对应多个不同收货人的情况。
澎湃新闻查询快递单号发现,这些快递均已被签收,但最终却沦为“商品”被商家在网上再次销售。采访人员致电收件人发现,一名货主含糊其辞,说不清自己的姓名及所在城市,此后的其他收货电话则一直无人接听。
多家快递公司向澎湃新闻表示,快递丢件一定是没有任何信息可联系归属,“如此大量出现并公开售卖的,极有可能只是商家的营销手段。”
快递盲盒内多为廉价小商品
“必中手机”仅是噱头
在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购买的40余件“盲盒”中,共分为三类,分别从三家网点购得,其中一类商家自称为快递丢件的盲盒中,这些被以一件3元的价格售出的“快递”,所使用的都是崭新的包装盒,上面并没有原货主的快递单,没有“盲盒”应有的特征。开箱后发现,五个“快递盒”中分别为小苏打、小块香皂、无包装电蚊香及两瓶无包装的蚊香液。在同平台通过拍照检索发现,这些商品的售价均为一元或两元。
澎湃新闻注意到,电蚊香及蚊香液这类需配合使用的产品,系从不同的“快递盒”中开出,被“安排”的意味极重。采访人员询问商家上述“盲盒”来源是否为快递丢件后,始终未见回复。
此外,网购平台中还有一类售价39元的自称“国际快递”的“盲盒”,商家在网页中宣传称“买两件必中手机”。采访人员购买了两件,到货后发现,包装盒上同样没有原货主的快递单,“国际快递”一说无法查证,开箱后发现,所谓“手机”实际上是一款早已淘汰多年的“老人机”,售价58元。两件快递中另一件内则开出一条价值不到3元的数据线,所谓“必中手机”仅仅只是一个噱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访人员购买的三类“盲盒”中,有一类售价28元,40件打包销售的快递盲盒。商家介绍称,这些盲盒均为快递丢件或拒收件,自己也并不清楚里面到底能开出什么东西。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购买到货后发现,每件快递包装上均贴有快递单,但开箱后发现,其中多为一次性手套、皮筋、小发卡、挂钩、修正带等小商品,多数价值在一元以下,且重复率较高。
快递“盲盒”疑为刷单件
快递公司称丢件处理有严格规定
奇怪的是,澎湃新闻采访人员查询其中部分所谓“丢件”的快递单号发现,这些快递物流信息中均显示快件已被签收,并非商家所称的快递丢件或拒收件。
此外,澎湃新闻采访人员对比发现,在40件快递中,均系发往广东阳春某街道办及浙江宁波某产业园,尽快具体地址有所差异,但部分不同收件人所留的收货电话号码却是相同的。
推荐阅读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价格战|快递集体"春节不打烊",究竟是反内卷还是内卷加剧?
- 快递柜|最高罚3万,新“快递管理办法”实施是机遇还是挑战?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快递|快递客服外包公司怎样与甲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