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互联网的顶流是社交


qq|互联网的顶流是社交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自辉常观察(ID:menglaoshi007),作者孟永辉,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无论是早期的创业者,还是业已确立了自身市场地位的头部玩家,社交,始终都是他们都绕不过的一道坎。早期的网易、搜狐,后来的阿里、拼多多,几乎都会与社交之间有着某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而最近美团以“饭小圈”杀入到社交领域,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玩家们与社交之间的这样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这一事件,引发了我的思考。特别是引发了我对互联网的终极归宿的思考。有一个观点越来越笃定,即互联网的顶流,或许不是什么新颖的商业模式,更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奥秘,而是我们经常谈及,却又始终都无法获得的东西——流量。那么,流量究竟要如何才能获得呢?社交,或许是再简单不过的方式和途径了。
我们之所以看到如此多的互联网创业者会选择社交,我们之所以会看到如此多的互联网巨头始终都对社交抱有一种迷恋,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社交与流量之间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有了社交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互联网的生意就算是成了。
从这个逻辑出发,我们或许对互联网玩家之所以会如此青睐社交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即,他们之所以会对社交如此青睐,并不是他们真正擅长做社交,更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颠覆社交的新模式,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社交背后的流量。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互联网的顶流是社交,而流量才是互联网的终极归宿。
尽管将社交与流量深度绑定略显俗套,但是,我们却依然都无法否定社交与流量之间的天然联系。无论是在流量红利期的流量获取,还是在流量见顶期的流量盘活,社交都在其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才是每一个互联网玩家始终都绕不过流量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因此就将社交看成是必备选项,甚至将社交看成是一道永远都绕不过的门槛,或许,社交仅仅只是一个理想国而已,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内涵与意义了。因此,当我们看待社交的时候,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而不是一刀切。
一、早期的社交乱战
早在腾讯成为“社交一哥”之前,以搜狐、新浪、网易为代表的老牌互联网玩家其实就已经有过一次有关社交的肉搏战。在这样一场以社交为主导的战役当中,搜狐、新浪、网易几乎都有自己的社交产品。尽管这些社交产品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它们都无一例外地陷入到了这些网站本身的怪圈当中。
几乎所有的社交产品都在围绕着他们原本的业务体系在进行,以资讯起家的搜狐、新浪和网易,几乎都将社交产品聚焦在了资讯上。从早期的博客到后来的微博,基本上都是这种现象的最为直接的体现。尽管以搜狐、新浪和网易为代表的玩家曾经都进行过有关社交软件上的尝试,但是,这些社交软件基本上都是在他们原有的生态之下运行的,并未真正超脱出它们原有的范畴。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社交,仅仅只是一种盘活自身流量的工具,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圈,成为一个具有更广泛意义的社交产品。正是因为如此,当一款具备了广泛意义的社交产品QQ和微信出现之后,特别是QQ和微信的产品形态足够完备之后,原本在这些早期的互联网玩家内部活跃的社交产品便销声匿迹了。
早期的社交乱战告诉我们,仅仅只是将社交看成是一个基于自身生态下的产品,而无法找到合适且有效的破圈方式和方法,所谓的社交,或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交,仅仅只是一种盘活流量的方式而已,而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激活流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