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巨头们的短视频梦,做到哪了?( 三 )
文章插图
腾讯微视APP截图
也正因为过去的这些案例,近期微视的业务调整,并不被外界看好。而腾讯声称要将长视频的内容资源与短视频的技术能力、渠道分发功能结合,将商业化能力打通,最终这一设想能否成功还需时间检验。
除了腾讯,百度、阿里、美团等巨头们的短视频业务,要么刚起步、要么发展较为惨淡。
与腾讯类似,阿里、百度都曾几度出手,但最终未能有一款产品突出重围。
百度在2017年和2018年先后推出的短视频产品好看视频与全民小视频,如今已经没有太多关注度。据点点数据,其中好看视频曾在2018年12月位列App Store免费榜前5,但如今已经跌至第17名。
阿里的土豆短视频早在2018年便开始排名下滑,据点点数据,从2018年的高峰期到近期的最低谷,土豆短视频在App Store免费榜中从13名跌至100名以外。与此同时,阿里两年内前试水的鹿刻短视频如今也没有声响,其仅在安卓应用商店上线,目前安装次数为3万次。
文章插图
土豆短视频在App Store免费榜近一年的排名趋势,图源点点数据
相比之下,巨头对短视频的尝试中更有希望成功的道路,大多指向了一种:让短视频“寄生”于超级APP中,微信、微博和小红书等都曾将短视频作为平台内容生态的补充。
微博曾推出秒拍、小咖秀等视频产品,这些产品大多依存于微博而生,2020年下半年微博又发布了“视频号”计划,同样吸引的是微博生态中的创作者和用户。
【 微视|巨头们的短视频梦,做到哪了?】2020年9月,小红书也推出了“视频号”,尽管官方从未公布任何相关数据,但如果在小红书的视频页面浏览,可以发现它的视频内容已经较为丰富。以短视频内容为主的博主们的点赞数,普遍在数千、数万级别,最高则可达到10万+,内容质量也符合平台调性。
对于腾讯而言,在追赶抖音、快手的路上,微视没能将自己的增长持续下去,短视频业务的发展更多地将希望寄托在了微信视频号上。
相比独立产品,视频号立足于微信,依靠着一个巨大的社交流量池。视频号在日活上,也是近年来少有的能跻身第一梯队的玩家。
去年6月,张小龙公布微信视频号DAU突破2亿。今年8月,第三方研究机构视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微信视频号DAU已破3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快手的DAU也在3亿左右。
视频号后来居上,但其目前依然存在优质内容创作者较少、优质内容缺乏等问题。
短视频领域依然热闹,但机会已经越来越少,想要分一杯羹,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巨头们为何执着于短视频?
巨头对短视频的发力,大多从各自业务的需求定位出发。
巨头们都在寻找流量,腾讯需要增加用户在微信平台上的停留时间,阿里需要为电商导流,百度一直依赖信息流广告。
这决定了它们必须发展新的流量渠道,而短视频正是引流以及提升信息流广告价值的首选。
2020年,中国网友每天将110分钟都花在了刷短视频上,权威机构“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的数据显示,短视频的人均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曾经排名第一的即时通讯。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3月,短视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进一步增长至125分钟。中国用户对短视频的热情依然有增无减。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短视频的用户粘性与忠诚度,也能为其他业务服务,带来更多变现的可能。
对于直播平台而言,短视频内容的丰富,也能吸引更多用户,带来更多打赏收入。当平台向直播电商扩展时,这些短视频用户也能被导入商家店铺,增加转化。
推荐阅读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年轻人|肯在游戏里花648的年轻人们,开始抢购打折的临期食品了
- 年货节|京东拼多多忙撒钱、阿里拼售后,电商巨头“春节大战”硝烟渐浓
- 马云|出现在各大综艺上的电商巨头倒了?市值蒸发62%,马化腾也无奈
- 天下物|他们都因长的像马云而走红,三代“马云”的贫富差距却如此之大
- 互联网时代|“新微信”诞生, 马化腾已正式确认, 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吗
- 巨头|互联网巨头请回答2022:裁员、抠门、开放、下沉、出海、技术
- 高丝防晒乳怎么样-高丝防晒乳好用吗
- 米可儿唇膏怎么样-米可儿唇膏测评
- 小米手机怎么拦截短信-小米手机拦截短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