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啥皇帝和皇后出行时,太监或者宫女要举着2个大扇子?( 二 )


”开元时,萧嵩上奏皇帝“臣以为宸仪肃穆,升降俯仰,众人不合得而见之 。请备羽扇于殿两厢,上将出,所司承旨索扇,扇合,上坐定,乃去扇 。给事中奏无事,将退,又索扇如初 。”
皇帝|为啥皇帝和皇后出行时,太监或者宫女要举着2个大扇子?
文章图片

关于唐王朝的“索扇制度”,不仅在《新唐书.仪卫志》中有明确的记载:
“侍中奏‘外办’,皇帝步出西序门,索扇,扇合 。皇帝升御座,扇开 。”
而且在唐人的诗歌作品也有很多记载,如王建的《元日早朝》诗:“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 。”韩俚的《梦中作》诗:“扇合却循黄道退,庙堂谈笑百司闲 。”
索扇制度的建立将仪仗扇在唐代的地位又抬升了一阶,它的建立不仅是对封建皇权的竭力维护,更是顺应了封建皇权不断强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对后世影响很大,以至于从唐朝开始,索扇制度后世历代王朝所沿袭 。
到了宋朝的时候,在行索扇之礼时,还配有特定的音乐——《隆安》乐,可见宋人将索扇仪礼与乐章相融合,是宋人对唐人索扇制度再发展 。
到了明朝,索扇制度的运用更是不一般,如帝王升殿时奏“扇开帘卷帝王兴”的《圣安之曲》,帝王还宫时奏“掌扇护御容”的《安定之曲》 。
到了清朝,同治皇帝在举行大婚典礼时有“辇入乾清宫,执事者俱退,侍卫合隔扇 。”的制度,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直至到了晚晴时期皇朝灭亡为止 。
皇帝|为啥皇帝和皇后出行时,太监或者宫女要举着2个大扇子?
文章图片

总结
唐代仪仗扇制度的提出是对仪仗扇运用的一次总结和规范,为后世仪仗扇制度树立了范式 。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朝等级尊卑观念对当时人的影响程度,而且也大大渲染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
【皇帝|为啥皇帝和皇后出行时,太监或者宫女要举着2个大扇子?】可以说扇子自诞生起,从被用作引风用品,夏季必备之物到变成权利和身份的象征,它形状和功能的不断改良和不断改变,其实就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证物之一,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扇文化,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