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智能物流,“竞合”还是“零和”?( 二 )


物流|智能物流,“竞合”还是“零和”?
文章插图
作为智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物流的市场规模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状态,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近600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中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将达6477亿元。
2. 消费结构刺激更迭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重要转型时期,消费水平的转变,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制造业等传统工业的转型,加速了技术的发展渗透。
另外,数字零售向数字供应链的持续转变,也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向数字经济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智能物流获得了来自市场、技术和应用三方面的积极推动,态势不断向好。
3. 政策不断加码为巩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增强物流企业活力,提升行业效率效益水平,近年来,我国出台多个针对智能物流行业的扶持政策,引导、支持智能物流的落地。
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国家对物流行业的出台政策不断增多,其中,《“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就明确了提升仓储配送的智能化水平。
随后,又推出《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
4. 多元化需求推进行业转型从当前社会环境来看,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消费的兴起,促进电商以及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也带动了物流行业的转型。
据麦肯锡预测,未来十年80%的包裹交付将采取自动配送,2021年中国末端配送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行业进入批量商业应用的前夜。到2025年,无人物流车累计销量将超过50万辆,市场规模也将达到百亿。
三、是蛰伏还是雄飞?2016年,提出正式发展“智能物流”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
从最初的传统企业着手,到现在BAT、华为、京东等互联网玩家布局,智能物流已经转向软硬件全面发展的局面,日前,号称快递业“黄埔军校”的顺丰,就与中国移动达成合作,携手打造5G物流,推动物流业的新发展。
事实上,随着5G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落地的推进,未来物流、仓储机器人等产品将加速普及,这也带动了智能物流的发展。
2021年2月,GSMA智库发布《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2021》,到2021年底,5G网络将覆盖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到2025年,全球运营商在5G网络的投入将接近1万亿美元。
不仅是技术方面,软件层面也在加速对智能物流整体的完善。近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百度智能云携手中国建材集团打造智慧物流,服务实体经济产业链》提到,百度地图将结合百度智能云为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带来高质量服务,对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有突出作用。
此前,宣布升级到鸿蒙2.0的华为表示,鸿蒙2.0可实现跨设备的软硬件整合,这对于正从“汗水物流”向“智慧物流”转型的物流行业而言,给智能物流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随后7月6日,快递100正式官宣与华为鸿蒙系统展开合作,成为华为鸿蒙的首批用户;传化集团也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不过,纵观整个智能物流上下游产业链,以目前的发展趋势,还存在不可忽视的挑战。
作为智能物流实际落地产物之一的物流机器人,以目前的趋势以及行业态势来看,物流机器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突破,国内机器人产业增长迅速,市场规模高速攀升,自然带动了物流机器人这一细分领域的不断扩张,但目前物流机器人产业已经到了一定发展瓶颈,随着玩家的不断布局,行业也将呈现出加速洗牌的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移动机器人产量为29559台,仅占我国工业机器人总产量的15.81%,市场规模达到61.75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