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3个月实现 GMV 指数级增长,「母婴人群」的私域运营全流程解读
编辑导语:私域运营已经成为各企业实现拉新获客、推动增长的某种标配方式,然而私域运营并不能简单复制,还需要深挖渠道价值,搭建好内容生产机制。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母婴人群私域运营案例,对私域运营的策略、可复用模型等方面做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文章插图
今天我们邀请了零一裂变操盘「母婴人群」私域的同学,分享一下:从 0 到 20 万私域用户,从月度 GMV 不足 5 万元,到单场活动 GMV 超 150 万的全流程经验细节。
本文会从以下 4 个方面给出相关思考与结论:
- 底层逻辑:可复用的模型与 SOP 拆解;
- 引流端:重新理解诱饵,挖掘渠道价值;
- 留存转化端:基于社群分层,细化内容策略;
- 总结:在变化中洞察不变的运营规律。
很多人会认为「做私域」就是把用户加到微信上、朋友圈狂推商品广告。
又或者把用户拉一个群、天天在群里推送几十条优惠券链接。
也有的人在看了几篇成功的私域案例文章后,就想依葫芦画瓢完成复制,结果连用户活跃都无法解决,更别说提升 GMV 。

文章插图
而我们会以:
- 「消费频次」为X轴:高低频
- 「产品价格」为Y轴:客单价高低
- 「用户认知度」为Z轴:强弱认知
我们会从运营玩法迭代比较快,「内卷」严重的行业(比喻大家的运营水平是90-100分)中获取运营模型。
内部试验并打磨完成后, 100 % 迁移复用到「比较落后」的行业(比喻大家的运营水平才0-50分),依旧能起到很好的运营效果。
而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母婴私域」案例,在品类上属于:消费频次高、客单价低、认知强。
而与之匹配的、最适合高效复制的运营模型:重社群、轻私聊、重内容/活动。
用大白话来说,这个「母婴私域」客户的运营思路是:
把各个渠道(公众号/包裹卡/AI外呼……)的流量进来后,将用户分层对应拉到不同定位的群(未成单用户进秒杀福利群/已付费用户进会员群……),通过内容运营达到留存、通过促销活动进行变现。
确认基础运营思路后,又一个大部分人最容易踩的坑:很多人对案例、理论、框架都能侃侃而谈,但是在落地环节却通常是另一幅景象。
这里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能否「搭建一个系统性、可持续转化用户的运营流程」。

文章插图
例如对「每一个流量渠道」都进行全链路的数据追踪:触达率 → 添加率 → 首单付费率 → 客单价 → 复购率。
通过这种拆分,完成各个渠道的价值评级,避免掉入“看似引流效果很好、后端一直转化不了”的困境。
其中又以「添加率」这一环节为例,我们还可以拆分出:
- 诱饵盘点——送什么额度的奖品,避免送多亏本,送少无效;
- 文案话术;
- 设计素材;
- 品类心智——买衣服的人更容易添加店员问穿衣搭配,买矿泉水的人不可能加店员问一下水怎么喝。
私域要想用户持续活跃,带来 GMV 的产出,精细化运营是核心前提。
拆最细的流程,明确需要追踪的节点数据,做最全的漏斗。
二、引流端:常用渠道策略与诱饵复盘很多人的企微好友「添加率低」,通常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只把引流渠道简单分类为:公众号、短信、AI外呼、包裹卡等几种常见的方法。
推荐阅读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工具|企业微信新版本发布,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实现一体化
- 零售|成绩出炉→2021年眉山实现网络交易额310.37亿元!
- 线下|「私域」会成为未来B2B营销的主流吗?
- 腾讯|流量稀缺,协作工具产品如何实现用户增长
- 平台|私域流量共享平台必将塑造出下一个“淘宝”
- 人民币|京东首批实现第三方商家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
- 用户|独家:私域何以进入名创优品战略清单?
- 盈利|微信:支付业务从未在小商户收款业务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