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想把内容做好?有且只有这一条路
编辑导语:决定企业增长力的关键是内容,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许多企业都在做内容,但其实真正能做好内容的企业还是比较少的。自己也投入了很多精力,却还是不见成效。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作者分享了两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让你在做内容的路上不再迷茫。
文章插图
有人说,在下一个十年里,决定一家企业增长力的关键是——内容。
在去中心化的商业时代,广告、内容与产品的边界已经逐渐模糊,内容的生产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增长效率。那些不能掌握内容能力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
在私域流量火热的今天,每家企业几乎都在做内容,然而,很多企业却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公众号、短视频上投入了这么多钱,就是看不到效果呢?就是不涨粉、不活跃呢?”
为了解决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增加投入,加人,加钱。但实际情况是,这可能既不是人力的问题,也不是缺钱的问题。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一、换一个视角看内容视角。做内容的视角出了偏差。
内容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很多人容易聚焦在内容本身,过于关注它的生产技术(比如写作、设计、拍摄、剪辑、活动策划等),最后搞出一大堆看上去确实很“像”内容的东西。但是没什么效果。
这就是一种“生产”视角,关注点在“生产”本身。
生产视角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从目的上看,内容的作用在于传播,在于帮助企业与用户建立关系,从陌生到熟悉,到信任,到成交,到喜爱,到依赖。
但是!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关系”,绝大部分关系的基础是“互惠”,简单点说,就是你要让我感到“有价值”。
而用“生产视角”做内容,很少能关注到用户的价值感受。
有些企业的内容,只是想让用户看到他的产品有多好,公司有多牛,老板有多帅。不好意思,用户可能真不需要。当用户感受不到内容的任何价值时,自然也不想和他建立起关系。
最后,拉拢用户的办法,只能靠发红包了。
【 视角|想把内容做好?有且只有这一条路】所以,当我们衡量一个企业内容能力的时候,最关键是要看它能否洞察,并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在于它生产内容的技术有多强,产量有多高。
这就是另外一种视角——产品视角。做内容,必须有产品视角。
二、像产品经理一样去做内容一切皆产品,一切皆内容。
内容产品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是一款好产品呢?
从产品视角来看,它至少要满足3个标准:
- 满足用户的需求;
- 能够持续满足这个需求;
- 能持续获取用户注意,并产生记忆。
我经常看到一些品牌的公众号,内容非常的“自我”,全是和企业动态有关的消息,恨不得搞成了“内刊”。
这样的内容,几乎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好的内容,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用户身上。
比如我自己的公众号“晏涛三寿”,定位就是分享我关于商业现象、客户关系管理和私域运营相关的观点、思想、知识、经验,为从业者提供帮助。
像前段时间,我发现很多企业在经营私域时,很容易陷入相似的误区,苦不堪言。随后,我写了一篇《“无效私域”是企业最隐蔽的吸血鬼》,获得了很多粉丝的共鸣。
这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许多老板、私域操盘手的心声,最终的价值就是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私域的认识,了解科学、系统的私域运营方法。
推荐阅读
- 知识店铺|百度文库:知识店铺开店量突破50万家,发布亿元优质内容激励计划
- 弹幕|弹幕文化发展至今,内容形式即将来到图片阶段
- 棒球|苹果加码流媒体内容布局 与MLB进行转播权谈判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客服|快递客服外包行业到底怎么样?让你节省几万元的内容!
- 僵尸粉|违规账号7万余个,小红书“自查”结果或暴露内容生态隐忧
- 真我gt2pro锁屏通知不显示内容-真我gt2pro锁屏后微信消息不提示
- bB2B营销平台搭建实战(四):“千人千面”的官网内容营销体系
- 大商家|“内容为王”的春天即将到来,做电商的最好先看看淘宝逛逛
- 巡查|快手:将巡查整治以“答题解惑”等内容作为核心看点进行盈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