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古代的城门是木质的,为何攻城时不直接放火烧?古人:没人这样干


攻城|古代的城门是木质的,为何攻城时不直接放火烧?古人:没人这样干
文章图片

并且 , 在古代城池的修筑中 , 为了保证城池不被敌军攻破 , 不仅对于用料的要求十分严苛 , 而且往往会设计得十分复杂 。
一般来说 , 为了保证城池的安全 , 增加敌方攻城的难度 , 城池的周围往往都挖有护很深的城河 , 而且一般都注有水 。不仅如此 , 铁索桥旁边会装有无数带有木刺的拒马 , 守城方一般会在城门之上修筑有箭楼 。
正因为如此复杂 , 这就导致了攻城方要想攻打城门那就必须先跨过护城河 , 然后冒着城墙上射下的箭雨去冲撞开拦路的拒马 。而这样一来 , 往往会使得人员伤亡很重 , 往往攻城人员冲到城门楼子底下 , 已经十不余一了 。就是多次去冲击 , 也往往会落下一个损失惨重的结果 。
攻城|古代的城门是木质的,为何攻城时不直接放火烧?古人:没人这样干
文章图片

正因为如此 , 城池修筑复杂 , 城门几乎烧不动攻城方宁愿去攻击防守比较薄弱的其他城墙部分 , 也不愿意去进攻防守严密的城门 。
选材的严谨
虽然古代的城门一般是木质的 , 但一般来说 , 用于修筑城门的材料 , 往往是十分考究的 。为了使城门不易燃或者耐烧 , 工匠一般都会使用铁桦树、榆木等耐火性十分好的木材 , 并且往往都是百年巨木 , 十分耐烧 。
攻城|古代的城门是木质的,为何攻城时不直接放火烧?古人:没人这样干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 , 为了增加燃烧难度 , 工匠往往会在城门上包裹一层铁皮 , 并在嫌隙之中钉上非常多的大铁钉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城门很难被引燃 , 而且往往使得城门不会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中不会变形 。
当然 , 凡事都会有个万一 , 修筑城池的工匠为了保证城门万无一失 , 还会在城门顶上挖一些小洞 , 防止某个幸运儿在点燃城门之后可以迅速的将城门火给浇灭 。
攻破城门的意义不大
说实话 , 不得不佩服古代的这些工匠 , 他们防止敌人将城门攻破 , 颇费心思 , 往往还会在城门之后修筑多个瓮城 。它们多为口字型 , 在城内将城门四面包裹 , 易守难攻 。
攻城|古代的城门是木质的,为何攻城时不直接放火烧?古人:没人这样干
文章图片

正因为如此 , 就算攻城军队幸运地攻破城门 , 往往会陷入被关门打狗的境地 。要想冲破瓮城居高临下的围攻 , 那就必须退出去或者冲破的面前的城墙 , 亦或者攻上城墙 。
在李连杰主演的电影《投名状》中 , 有一段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 主角刘青山就是在一个四面包围的城墙之中 , 命令清军将五千手无寸铁的太平军降军给全部屠杀 , 以至于一个都没有逃出去 。
当然 , 电影虽然大多只是艺术刻画 , 不过从这里也能明白城门后面的瓮城有多可怕 。所以 , 对于如何攻取一座城池来讲 , 夺取城门往往没啥用处 , 攻上城墙往才是最直接了当的方式 。
将领一般不会直接进行攻城
【攻城|古代的城门是木质的,为何攻城时不直接放火烧?古人:没人这样干】无论是攻打城门还是进行蚁附攻城 , 都会给进攻的一方带来巨大的伤亡代价 , 这自然就让众多的军事家颇费脑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