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当说到科技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二 )
03那么,人工智能又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呢?
还是上述案例,在远程教育,远程会议,医疗物联网等更侧重于“链接效率”、“联通质量”的场景中,我们不难发现,AI的意义并不大。
但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庭,工业物联网等场景中,我们很显然可以感知到,这些场景是需要一个大脑的,即AI、5G、物联网三者,将在这些场景中通力配合。
物联网负责抓取信息数据,5G负责又准又快地将信息传递出去,AI则像人脑一样,自主作出精确的判断决策。
总结来看,5G的价值主要是在让信息的联通“更准确,更快捷”。
AI则可以让机器更“聪明”。
随堂提问:在我们目前探讨的这三个技术名词中,哪个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最近?
没错,答案是AI。
都刷过抖音吧?或快手。
没有的话,有听过2017年的网易云吗?
私人FM和个性化的每日推荐的大火,让某些乐迷在当年发出了“打开网易云就像是在逛窑子”的惊人之语。
再往前,今日头条?这个就很早了,信息流,个性化推荐,直接托起一代巨头,挖了百度的根。
还不熟?那淘宝,美团,京东商城,最不济B站,B站也算。
首页推荐,猜你喜欢,千人千面。
这就是人工智能:了解你的喜好。
文章插图
准确的说,这是人工智能在内容推荐领域的垂直应用。
其背后所需要用到的支撑是:算法,深度学习,大数据。
还是用比喻的方式来理解。
大数据是食材,算法是菜谱,深度学习是脑子。
第一个原则:什么食材做什么饭。
一个厨子,你只给他面粉,他永远做不出肉菜。
就算我拿到了你在浏览抖音时的所有“点赞”、“收藏”、“停留时间”、“反复播放次数”等数据,我也没办法将其应用于指导车辆的前进和刹车。
但一个厨子,你给他面粉,他既可以做馒头,也可以做面包。
以应用成熟的内容推荐领域来说,相关数据具有极强的共通互用性。
当我知道了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抖音之后,某种意义上我就有办法在今日头条上给你推荐相关类型的文字内容。
更进一步,当我知道你的碎片化内容偏好后,在一定程度上,我也可以推理出你更倾向于购买怎样类型风格的商品。
当然了,这种跨界采样的方式还是不太高效的。
精小麦做馒头,棒子面做窝窝,全麦做黑面包,直接在相关场景中收集数据然后采纳整合,才是最合适的。
此外,越是底层的信息来源,其数据价值就越大。
事实上,绝大多数有着内容推荐的主流App,都在监控用户的输入法,监听麦克风,乃至偷偷打开摄像头进行数据收集。
这些收集上去的庞大数据是不太可能有“人类”去看的,而所有收集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
最终造成的诡异现象是,你跟朋友在微信里聊了某歌手,短视频、内容社区就开始给你推相关内容。
你跟同事聊了某个品牌的衣服,下午打开电商平台这个品牌就出现在了你的首页上。
文章插图
第二个原则:没有食材就不要吃饭。
理解这一点,我们重点要明白AI的“思考”过程。
以Siri或微软小冰这种,最强“拟人感”的场景来举例。
北京胡同里,一个大爷跟另一个大爷说:
“嘿二哥!今儿这天儿也太热了!”
另一个大爷,根据自身性格和双方关系会分别回答“可不是”、“活不了了”、“全球变暖的影响非常严重”以及“有事儿说事,少在那放闲屁”。
人类的回答,重点在自我思考,整合,表达。
推荐阅读
- 不法分子|疫情当前,防范电诈要牢记!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当禁止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手术|手术后的“病媛”病床上带货,面容精致气色好被质疑,当事人发声
- 多模态|人脸也能被“偷走”?这些漏洞要当心了
- 人工智能|马斯克与马云现场对话,狠狠地给马云上了一课!
- 中国|全民做电商、送外卖、做抖音,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未来?
- 马云|当初,马云曾对一名女员工承诺:做满10年就分红2亿,结局如何
- 管理|当“数智驱动”刻在企业的基因里,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