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快手“求师”北美,看Snapchat如何逆风翻盘?( 二 )
基于这一逻辑,“弱社交”的Ins复制Snap的Stories分享功能,进展异常顺利。因为它使得用户在一个APP里面完成了两种互补的需求,相比之下Snap只能当“工具人”。
认识到这一点,Snap寄希望于通过内容改版,从工具型社交平台,向用户粘性更强的平台生态转变。
但走出舒适圈的初次尝试,似乎不仅没收到想象中的效果,还适得其反。
新版本Snap的APP,用户聊天与动态共用一个页面,其中,用户收到的聊天消息排列在页面的顶端,而“故事”按照算法推荐的方法进行排列,根据用户可能感兴趣的顺序罗列。
文章插图
备注:左为改版前,右为改版后
感觉就像把微信聊天功能和朋友圈功能的按钮合二为一,这样一来,你很难区分收到的提示,是聊天还是朋友圈更新。
另一个问题是,当时的设计并不是按时间序列排序,用户也很容易错过最新的消息或好友动态。
产品设计严重偏离用户需求,招来大量用户的不满。一时之间,Snap恶评如潮,软件评分和使用频率都在改版后陡然下降。
文章插图
甚至卡戴珊家的Kylie Jenner(2018年2月)公开吐槽:“还有其他人不会再打开Snap吗,还是就我?”,负面影响已一发不可收拾。
Kylie Jenner的吐槽,引起了平台股价下跌6%,Snap的市值因此损失近 15亿美元。
差不多同期,花旗将Snap的股票评级由“中性”下调至“卖出”。
花旗方面对此的解释是:新版本推出后的负面评价大家有目共睹,很有可能导致用户的流失,这对Snap的财务业绩会产生负面影响。
回过头来看,花旗可谓是一语成谶。
如下图,2018Q1-Q4之后,Snap的DAU不仅没如预期那样增长,反而出现环比下滑。
文章插图
业务基本面不稳,影响股价表现。这一阶段,股价一路走低,最低时4.28美元,只有上市价(24美元)的零头。
文章插图
面对大厦将倾的危局,Snap只得做出妥协,将APP界面调回用户习惯的方式。而这一举动,可谓将Snap从悬崖边缘拉了回来,DAU流失情况被遏制。(具体细节大家可以找当时的论述,本文不做赘述)
不过,这表面看是改弦易辙的效果,但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交需求多样性的选择。
Snap改版闹剧,虽然伤害了核心用户的感情,逼得他们离开,但其产品初衷,是难以被完全代替的。
一般来说,不同产品理念,体现着人们不同的需求。
·希望投射现实世界的所有关系,于是诞生了Facebook;
·渴望能更多接触陌生人,催生出Tinder;
·想要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如大制作式美丽,Ins应用而生;
·期望和朋友以更亲密、小众的方式交流,孕育出Snap。
基于此,尽管抄袭了Snap的核心功能,但对更渴望私密社交、真实展现的Z世代来说,“偷师”成功的Facebook及Ins,是不可能从产品理念上,完美契合他们需求的。
Snap以类似课堂上传纸条似的阅后即焚功能,成为年轻族群逃避穿传统熟人社交,只和朋友展示真实自己的“世外桃源”,满足Z世代的核心诉求这一点是不变的。
这样的产品秉性下,Snap对Z世代本身有很高的吸引力——如下图,Snap在美国青少年的渗透率从2016年来保持第一。
文章插图
由此,是否能满足这些对其“爱之深责之切”的核心用户的根本需求,关系着Snap的用户规模下落趋势能否“止血”。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