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腾讯吃不下喜马拉雅( 二 )
在同年年底的一次演讲中,他又讲到一个现象,称发现80%的电台主播,也即传统做广播的人,都没有在喜马拉雅活下来。
这其实已充分说明,喜马拉雅并非原先设想的那样,是广播时代的延续,它进入的一直是个全新的市场。可以说,喜马拉雅一直是在重塑供需两端,吸引增量用户使用。和淘宝类电商天然满足实物买卖需求的特点相比,这已很不一样。
即便对喜马拉雅的定位设想一直在修订、更新,当2017年音频行业诸位友商开始朝着细分领域行进时,喜马拉雅也始终没有改变要做一个大而全的音频平台的想法,尽管它从未十分确指,其主要构成内容是什么。
蜻蜓FM副总裁郭嘉曾在2017年10月表示,文化的消费升级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知识付费方面,蜻蜓希望做美好的泛文化课程;考拉FM于2018年年中宣布进入车载产品市场;荔枝则于2017年邀请了明星李易峰成为品牌代言人,打入年轻用户市场的想法浮现开来。
相比之下,喜马拉雅看起来不打算这么细分,基于大而全的设定,它在声音平台之外的地方进行了探索。
但之前“声音淘宝”、“每个人都可以做主播”的概念开始相对弱化,它的触角伸向了更多领域,比如做智能音箱、推付费会员,涉足儿童音频领域,甚至开起了线下店。从更为现实的角度来说,这些举措,要么是从新维度做用户增量,要么是考虑在原先用户层上做商业变现,并未沿着旧有定位将平台做大。
几年下来,在平台内容生态方面,变化不大。
和爱奇艺一样,目前,喜马拉雅上收听量的多寡用热度值表示。打开APP排行榜,在热播栏可见,排名前十的热门内容中,相声评书占据4个席位,为郭德纲和单田芳的作品,其次是据网文朗读的有声书,占据4个席位。其中,居于榜首的郭德纲相声热度超50万,排名第二的热度值为其一半多。而全平台内,除开相声和有声书,热度过10万的内容并不多,如人文、历史、情感、鬼故事、播客这些类目热度排名居首的,少有超过10万热度。
大体看,相声、评书、有声书,撑起了喜马拉雅受欢迎内容的半边天,而在这些内容中,特定的几个内容生产者又占据了头部位置。比起“声音淘宝”的定位,当下的喜马拉雅,更像是个在线音频领域的热门产品专卖店,特定类目特定内容在店内地位很难撼动。
知识付费风停知识付费这一概念,曾给喜马拉雅“声音淘宝”的设想带来重要发展动力。
据艾媒咨询数据,2014-2017年,知识付费相关投融资事件多达740笔,之后便开始往下走。和其他音频平台大同小异,喜马拉雅一度将知识付费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知乎、果壳等亦有类似动作。
喜马拉雅2016年出品的《好好说话》是个重要实践。据官方数据,它的首日销售额便已超500万元。这款产品火爆的背后,有整个文娱产业处于上升期的大环境原因,也有米未创始人马东领衔的奇葩说团队在内容方面的专业度作为支撑。
从购买者评价来看,《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受到了普遍欢迎。有不少用户表示,为听这个节目,装了这个APP,也有说对自己帮助很大,成功拿到了offer、改善了自己的沟通技巧云云。
但这种火爆很难持续。文娱产业监管趋严,内容付费热度退散,创作者出作品有阶段性特点,如此种种,相互叠加,2018年之后,米未团队再少出品过有如《好好说话》般火爆的产品。团队在2017年推出的《小学问》,热度不及之前,评论区出现口碑滑坡,目前点赞排在前列的评论就包括了,吐槽这类成功学产品理论和实操有差距。
此外,由于内容行业极强的头部效应,在喜马拉雅走红的人物,难免不会考虑去其他平台,或自建平台发展。早年余建军曾拿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举例来说明喜马拉雅的影响力,如2015年时称《罗辑思维》最早是在优酷做,后来入驻了喜马拉雅,很快便有了四五百万粉丝,还曾表示王小川都用喜马拉雅听罗辑思维。2016年12月,在介绍知识付费产品时,余建军还曾提到樊登读书会在喜马拉雅的传播效果也很不错。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
- 腾讯三家公司|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起诉|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ipo|叮咚买菜被曝大裁员!回应称消息不实,属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 过节|跟马云有过节的4个人,有3个来自腾讯,还有一个请客唯独不请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