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腾讯吃不下喜马拉雅( 四 )


但毋庸置疑的是,不管是亲子类读物,抑或外语培训类产品,在这些垂直领域,喜马拉雅都有着大量极富竞争力的对手。更不要说,当下教培机构在突然到来的“双减”政策之下已是一片肃杀,生死存亡,一线之间。这对于跃跃欲试努力往里挤的喜马拉雅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就在递交招股书的前几天,喜马拉雅发布了一个2021听书报告,其中提到2020年喜马拉雅听书用户同比增长22.23%。想做全年龄段有声书平台的计划,在这份报告中有所体现。
有声书内容,热度位居前列,且产品相对成熟,喜马拉雅作此布局倒也符合逻辑。
尽管与阅文已展开版权合作,但喜马拉雅还是于2019年推出了自有阅读平台。目前喜马拉雅站内一些畅销听书读物,来自一个名为“奇迹文学”的平台。奇迹文学为喜马拉雅旗下产品。
外部合作是为了能够更快地占领市场,操作也更轻,但如果基于自身生态构建考虑,这块业务确有需要的话,那么自营当然更为稳健可控。
已与腾讯阵营的阅文合作,加上被腾讯旗下的Image Frame投资——招股书显示后者持股5.4%,如果内容上过于仰赖腾讯系,那么喜马拉雅独立发展的主动空间不免大大缩小,而且这甚至是危险的。2021年1月,腾讯音乐(TME)收购了懒人听书100%的股权,这至少说明腾讯很有兴趣直接下场做听书。先且不说腾讯与喜马拉雅双方是否有意合二为一,监管层面反垄断已然是条高压线。
随着头部互联网公司在大文娱领域合纵连横需求的增强,长音频内容或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
2020年4月,腾讯推出了长音频产品酷我畅听,定位耳朵经济,提供的内容和喜马拉雅几无不同;2021年4月23日,在收购懒人听书后,腾讯将后者品牌更名为懒人畅听,更高效探索在线音频市场的企图心明显。
而就在腾讯上线酷我畅听之后2个月,字节跳动也推出了长音频产品番茄畅听,主要定位是将番茄小说旗下内容以有声书形式播放出来。
音频也是网文的重要出口之一,腾讯和字节跳动对长音频的加码,无不是对各自大文娱生态的布局,目的则在于为旗下网文平台所孵化的潜力IP提供渠道,同时还可基于这些产品做多种方式的变现,比如付费会员。
喜马拉雅对上市的筹谋,除了投给它的资本需要退出以及前一段被广泛认为时机不可错失这两个因素之外,上市很大程度上还有补充弹药的意味。
面对短视频平台等强势竞争对手的高歌猛进,作为一个仍以相声、评书、有声书为主要消费内容的在线音频平台,眼下的喜马拉雅还在河里摸石头,距离安全还远。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