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风险|互联网金融中可做的17个模型( 二 )
8)借款可能性预测模型
预测客户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借款行为的概率。客户借还一次,带来的利润是不够的,实际上,因为获客的成本不断增加,优质客户多次借款才能覆盖成本。对借款可能性的预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服务这些稀客。如遇到资金储备不足,也可以限制对这些人的营销,防止集中借款导致资金缺乏。
9)客户流失模型
预测客户未来一段时间内会不会流失,和借款可能性大致相反。对于高流失可能的客户,应该尽早地想办法挽留,因为一旦流失,重新唤醒的难度不亚于一个纯新户的获客。
10)甚至是,模型分的有效性预测模型
模型预测的高分段好用户多,低分段坏用户多,但并不都是好用户或坏用户。评分的效用是群体有效,而非个体有效。那预测结果和真实表现差别大的群体,就是模型分有效性不足的群体,这部分客群如果能有效地被识别出来,就不应该采用这个评分工具。
03量化增长一般较少考虑风险,增长和风险分开能够使得效率最大化。还有一些非风险模型应用场景不限于信贷的。
11)收入模型
预测客户的收入情况。收入模型可能是应用场景最多元化的模型之一了。在风险层,高收人群至少避免了因还款能力不足导致逾期的可能。在非风险层,高收人群尤其是营销获客的香饽饽,甚至很多增长运营团队的核心指标就是此类客户的数量。
12)负债模型
预测客户的负债情况。收入的另一面就是负债,客户显然更愿意支付房贷、车贷等大件物品的每月账单,剩下的才是用户的可用流水。负债收入比过高,贷款逾期风险往往就很高。
13)破产模型
预测具有破产可能性的客户或者企业。相比之下,企业的同质样本比个人的同质样本少得多,而且企业的财务数据容易被高管们操纵,导致企业破产模型的预测效果一般不如个人的模型效果好。
14)职业模型
预测客户的职业。挖掘一个人属于什么工作单位或岗位,可以进一步评估工作稳定性。在风控领域,职业的预测并没有收入负债的预测应用的那么直接,至少可以理解为,职业可以进一步评估个人收入水平和收入稳定性。
15)有孩模型
预测客户是否有子女。有稳定家庭的客户,风险表现一般就更好。甚至你的信贷产品可以为此类客群定制一套借还款策略。其他场景的应用就不用提了,母婴品是一个大类,针对这些人去营销吧。
16)有房模型
预测客户是否有房产。有房的客户除了相对更高收外,也大概率有房贷,存在两面性。有房可以确保的一点是更稳定。一般客群质量是自住>与父母同住>合租。
04有一个贯彻营销场景、信贷场景、支付场景等几乎所有场景的模型,那就是反欺诈模型。
17)反欺诈模型
识别欺诈用户。欺诈主要可分为一方欺诈和三方欺诈。一方欺诈是指申请人自身的欺诈行为;三方欺诈是第三方盗用、冒用他人身份进行欺诈,申请者本人并不知情,比如团伙利用非法收集的身份证进行欺诈。
其实还有两方欺诈,是内部人员勾结的欺诈,一般不在考虑范围。
营销中,有刷单、套现、黄牛等风险,这些就可以定义为欺诈。信贷中,有撸口子大军摩拳擦掌,他们借到了多少钱就是挣了多少钱,对于骗贷的人来说任何催收劝还都是无效的。支付中,又存在盗刷、洗钱等风险。还有电信诈骗等等。
05我们额外说一说大家都知道的信用评分,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分和小白守约分。
无论是天猫淘宝的消费还是花呗支付的海量交易数据,都可以用来评价个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结合着马斯洛需求理论,也就是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实现依次升级,越能体现高级需求的数据越可以给更高的权重。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单次购买行为,而是消费习惯。
推荐阅读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漏洞|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向海龙加入“非洲第一”传音,并不能让它挣钱更容易|最前线 | 功能机
- 邹非序|大吉大利,今晚吃啥?供应链危机持续,澳肯德基“无鸡可炸”
- 工具|企业微信新版本发布,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实现一体化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