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风险|互联网金融中可做的17个模型( 三 )
而那些店铺商家,平台有他们所有的交易、资金、物流信息,都可以用来作为金融服务的依据。
你掌握了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就掌握了这个人。社交关系链,不仅可以用来评估信用,还能直接作为质押物,因为每个人都在乎它,而且很在乎。
而小白守约,与此类似。
06评分是信贷业务中最有用的一件工具,但不仅仅信贷。许多业务场景都会用到评分。
保险公司使用它来评估参保人的风险偏好,或者汽车事故的风险。
正好借此说明,模型不能滥用,一个人信用评分越高,很可能风险偏好越低,这些人不冒险反而就不会去购置保险。保险公司用信用评分去筛选客户,找到的可能都是这些非目标客群。
医院中使用它去判断哪些病人最需要特殊治疗,也需要判断不同医疗措施下病人的生存时间。
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使用它去预测用户直播观看的可能性,好确定是否给你的发现页插入直播推荐。也需要预测用户观看视频的意愿度,好使得推荐的结果是点击率高且观看时长长。
一句话,排序 is all you need!
07业务的理解能力是可以共通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搜集归纳比较容易地了解互联网场景的业务模式,但是其真正的困难在于每个业务背后复杂多变的真实需求,即怎么在具体场景实现以流量或者盈利为目的的最优决策。
业务目标决定了模型目标,模型目标决定了用到的数据。我们可以有很多模型,但业务最核心的目标是唯一的。
当你有这么多模型之后,你要怎么用呢?
多个模型同时通过或者拒绝的,当然好办,它没有改变单个模型的决策结果,给了你更大的决策信心。但是,一个模型说“通过”,另一个模型说“拒绝”,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费解了。
没那么糟糕,相反,这是改善决策的机会。如果模型都相同,多个就是一个。
我们可以制定两个模型分的交叉效果表,下图是一个示例,如果用定制模型通过8个格子,进一步和通用模型交叉后,置换其中一个格子,往往都能获得更好的风险表现。实际上,通过交叉,通过率也能得到提高。
文章插图
但是请注意,你不能串行地使用模型。除非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结果。
文章插图
本文由@雷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非风险|互联网金融中可做的17个模型】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漏洞|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向海龙加入“非洲第一”传音,并不能让它挣钱更容易|最前线 | 功能机
- 邹非序|大吉大利,今晚吃啥?供应链危机持续,澳肯德基“无鸡可炸”
- 工具|企业微信新版本发布,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实现一体化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