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有没有属于品牌方的视频时代?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品牌逐渐互联网化,并进入视频营销时代。面对视频营销时代,品牌需要打造更加深度的视频内容,以深化自己的品牌符号。短视频没有足够的时长供品牌方将自己的故事说清楚,于是便衍生出了中视频,其市场价值也受到了品牌的关注。
用户|有没有属于品牌方的视频时代?
文章插图
先从消费品牌的困境讲起。
过去几年间,一边是新消费品牌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期待找到下一个“泡泡玛特”;另一边传统电商流量红利到顶后,电商渠道费用高企,零售品牌的日子普遍越来越难过。
互联网兴起后,尤其是视频、直播普及后,“品牌无用论”、“品类大于品牌”的争论日久。然而,相较于纯粹的产品连接,品牌价值能够与消费者形成更紧密、持久的联结,从而延长消费者全生命周期价值。
押注消费品牌的成长依然是大的市场趋势,这里面既有中国宏观经济转向的背景,也是互联网更深层次去连接大众消费的必然。
零售品牌囿于传统代理商、大众媒介等传统行销、传播的策略已久,面对一众达人种草、视频营销、直播带货的“新事物”,在直面消费者的过程中,能做好品牌传播的寥寥。
其中最直观的一个变化是,过去倚赖广告代理公司的整合营销模式面对日新月异的内容产业,效率不断降低,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有:品牌方应该如何做内容营销?要不要自己做内容?应该做什么样的内容?
这种矛盾在短视频时代后尤其突出,图文时代互联网营销的流量效率尤其是转化效率还比较低,品牌方在投入电商平台旗舰店的时候,甚至还有余力经营自己的官网渠道。
而伴随着通讯技术升级、资费降低,短视频带来的互联网增量让内容营销真正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市场策略,再到近两年长、短视频趋于饱和,增长显著的中视频,仍有很大的价值待挖掘。
有关短视频营销的市场实践和行业探讨都已经比较成熟。短视频一方面带来了更低的入局门槛,另一方面,对于更多成长期、成熟期的品牌来说,短视频营销也有其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做好长效品牌传播。
品牌的形成、记忆和强化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过程,这要求品牌方需要在传播策略中做好包括外观、slogan、文化内涵等在内的更聚合的消费者传达。
这也就意味着,面对视频营销的时代,品牌方不仅在短视频内容上要做更灵活的投入,还需要更深度的视频营销,以强化品牌认知。
自“中视频”这个概念提出后,基于这种时长更长、横屏为主、制作更专业化的视频内容的市场价值也日益受到品牌方的关注。
用户|有没有属于品牌方的视频时代?
文章插图
浙商证券研报提及,由专业团队制作,以章回内容、微综艺、微剧为主的中视频因其具有的高内容商业价值,且中视频制作周期短,仅为10天左右,变现速度可观,预计中视频将成为视频内容的大势所趋,为赞助商、平台与制作方带来更高收益。
这也意味着,继短视频之后,中视频营销将成为品牌方形塑企业品牌形象、押注视频时代的重要一环。
不过,中视频也有难题也很明显,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曾表示,中视频的缺点是准入门槛和消费成本高,但比短视频更能树立人设和培养黏性。
“首先需要找准目标受众,解决内容生产的双边问题。”
一、中视频时代的品牌方法论短视频兴起后,视频营销依托“人人创作”的海量内容供给,产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与过去TVC广告、梯媒广告、创意广告相比,短视频更贴近用户侧做内容传播,形式更多样;另一方面,短视频更碎、更分散的特点适合灵活的引爆式传播,这就需要中视频的形态来补齐品牌方长效传播的需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