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社区团购五年沉浮:老团长干掉青铜遇上王者,线下散兵“站队”等待最后的赢家( 二 )
2019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性平台倒闭关停、地区性平台被兼并的案例不断,邻邻壹、松鼠拼拼、呆萝卜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直到2020年初的疫情,线下渠道和全国物流的被迫关闭让“幸存者”看到了新希望。
然而,这些经历过大浪淘沙的企业却在行业迎来全面复苏时遇到了最强王者。对于社区团购创业公司而言,互联网大厂的入局是一次降维打击,它们具有庞大的用户资源,能吸引众多的供应商和加盟者,并且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阶段性补贴。
去年年底,王彬正式成为橙心优选江苏仓稳定的供应商,受到一众同行的羡慕。彼时,巨头已经在江浙沪市场打开了局面,线下的供货渠道遭遇了明显的冲击。
作为一线乳制品供货商,来自平台的稳定下单量让王彬吃了一颗定心丸,“爆品的销量每天能维持2000单左右,普通单品的销量也能超过500单,一天收益六七万元并不少见。”王彬向时代财经说道。
“平台完全在做亏本买卖,”王彬见识过巨头抢占市场时的疯狂,“拿货价和终端的售价经常是一致的,还不包括团长佣金,线下团队招商工资以及各类补贴。”
美团优选花了不到10天,便布局好太原市的团购版图。“基于社区服务商的先天优势,美团能很快在一座城市集结一批人马。”太原美团物流服务商员工陈铭向时代财经表示。
二、风口之后:被冷落的线下散兵,团长佣金低至1%巨头扩张,持续性的低价推广埋下了隐患。
2020年12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九不得”。2021年6月,包括美团、拼多多在内的数家平台再次收到了整改通知,大范围的补贴暂停,一分钱秒杀商品均被下架。
很快,社区团购开疆拓土的节奏放缓了。“团长端的开发结束后,社区团购平台就从粗放式拓展进入到精细化管理阶段了。”一位社区团购从业者告诉时代财经。
文章插图
上海某社区的自提点 时代财经摄
平台精细化运营的目标很快反映到了末端团长和地推员工身上,曾被多个平台游说的团长们感到了被冷落、逐渐丧失话语权的滋味。
在上海青浦经营一家便利店的张强2020年底加入某社区团购平台,如今,他已经是社区内成规模的大团长,接手过六大平台。为了能承接每天数以百计的单量,全家人每天都在为佣金忙碌,妻子负责在社区微信群里发折扣产品的链接,张强负责帮忙取货、清点和摆放货品。
据张强介绍,开团初期最大诱惑是平台提出的拉新奖励政策,只要新人下单超过1元,团长就能拿到10元的提成,“那个时候一天提成2000元都不是难事”。
不过,蜜月期没有维持太久。入夏以来,他发现每个月账面上的收入越来越少。“刚开团的时候,各家的佣金普遍都在10%,现在只有不到5%。”如今,张强只能维持每个月4000多元的收入,曾经月薪过万的美好生活结束得太突然。
和张强相比,更多的小团长像是社区团购赛道里的陪跑人员:赚的钱少,活又多。
全职太太孟晚觉得自己在给平台免费打工,她把自提点安排在了居民楼里,只要选择了开团,就要做好一下午不能抽身的准备。
每天中午,美团的货物会按时送到,紧接着就不断有居民过来取货,这种状态经常会持续到晚上9点。“东西来了全堆在家里的客厅桌上,一些冻品需要放到冰箱里,有些时候用户要退货,还要打电话和他们沟通。一桶矿泉水的提成只有1%,一个月下来,只能拿到100多元,扣掉电费和通信费,得不偿失。”孟晚有了退出的打算。
推荐阅读
- o2o|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供应商,都开始抵制“社区团购”?网友:太套路
- 十荟团|社区团购这条路上,美团、拼多多必有一战?
- 拼多多|社区团购这条路上,美团、拼多多必有一战?
- 中仑|一文读懂社区团购怎么玩?
- 软广|怎样在她社区投放广告?有哪些行业适合?
- 流量|快手拉来美团,为什么先做团购?
- 客户|合景悠活集团与京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 社区电商|安琪酵母:预计社区电商的崛起,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 拼多多|一文讲透美团兴盛史(三):社区团购
- 老百姓|干掉实体店的是实体店自己贪婪,不是电商,更不能让老百姓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