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京报为什么要打造独立财经新媒体?对话“贝壳财经”( 二 )
2018年新京报APP上线,在新京报全媒体转型过程中,贝壳财经的前身——新京报经济新闻抓住时机,锻炼出了一支敢闯敢拼、有想法、有活力、有网感的年轻采编团队,2020年独立品牌“贝壳财经”上线也是水到渠成。
贝壳财经为自己定义了三个角色:一是中国经济底稿的记录者,见证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改革进展;二是商业活动的分析师,为商业决策提供可靠有价值的商业咨询;三是市场与公众的连接者,在商业信息时代,打通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市场信息更透明。
提及“受众”,我们更愿意称之为用户。经济新闻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生产大众能看懂的财经新闻更是我们的长项;从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要求来说,也要求我们首先做好大众能看懂的财经新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会进一步进行产品细分和升级,提供更匹配细分人群需求的新闻资讯、智库报告、数据产品等。
我们相信,依托新京报的优势,贝壳财经可以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财经新媒体。
“2021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专题
传媒研究:对于财经领域的新闻报道,“贝壳财经”有哪些观察和思考?
苏曼丽:结合新京报经济新闻创立以来,以及贝壳财经过去一年来的经验,我们有几点感触。
第一,与中国经济共成长。我2004年开始进行经济新闻报道,那时无论是故事和主题的多样性,信息的流转速率,还是行业的广度,都无法和现在相提并论。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成长,财经新闻领域、财经媒体本身,都得到巨大的发展。
与中国的成长和经济地位相匹配,人们对财经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中国应该诞生与之相匹配的世界级的财经媒体,未来还会有相当多的财经媒体涌现出来。
第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稀缺并存。移动互联网的繁荣,诞生了大量移动内容平台,尤其是手机摄像普及带来的自媒体内容生产量的剧增,一度让人们认为一个完全去中心的传播时代要来了。
但过多选择即意味着无法选择。如何在海量资讯中剔除假新闻、标题党、低质量内容,成为了每一个移动互联网用户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之前有个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60%的用户在抱怨假新闻、标题党和低质内容,超过70%用户把信息的真实性作为资讯内容消费的第一价值需求。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过去几年,很多人奉算法为解决之道。我们认为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如果从供需两端同时考察,“自主订阅——算法推送”和“UGC-PGC”两条轴线构成的四个象限里面,我们希望“贝壳财经”成为在PGC和智能推送这个象限中最有竞争力的机构,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和优秀产品体验,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价值。
第三,图文与视频缺一不可。当视频成为趋势之后,财经新闻是否适合视频化表达?这是所有财经媒体在发力视频前都会考虑的问题。从传统认知看,似乎财经新闻一般缺少能视觉化的冲突,很多新闻还缺乏现场感,并不适合视频化。
但我们过去一段时间的经验发现,不论是短视频、中长视频,还是直播,在一些报道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有的采访人员曾经一度抵触过出镜和视频报道,但后来发现,一些报道中,视频报道是同一时间图文报道传播量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他们才开始接受、然后主动发起视频报道。
所以视频化不是应不应该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大量用户在使用视频,所以要追求有影响力的财经新闻,就不能放弃视频化传播;而在精深、专业的领域,图文的精确程度、流通效率、信息密度仍然是视频无法比拟的。
“坚持优质原创内容是立身之本”
推荐阅读
- 高智能方程式|为什么QQ飞车里能开蓝翔挖掘机?
- 智通财经|太钢不锈(000825.SZ)董事柴志勇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证监会立案
- 知乎|知乎出了题,答案在哪里?
- 选品|2022年的今天,你知道直播带货为什么会越来越火了吗?
- 沙利文|15.1万亿元规模的下沉市场为什么钱难赚?
- 实体|一样的牛奶,实体店为什么卖50块钱,而网上却能卖25元呢
- vivox70为什么发热严重-vivox70发热严重解决方法
- 虎牙|虎牙投资天津浪浪科技,持股约5%
- o2o|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供应商,都开始抵制“社区团购”?网友:太套路
- 中国富豪榜|为什么, 马云总喜欢在外抛头露面, 而马化腾不常出现在公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