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入行B端,但是学习资料少?3个方法让你少走1年弯路

编辑导读:B端行业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不少人都想转型B端产品经理。不管是想要从事B端,还是已经在B端工作的,都有一个共同问题:可以学习的资料太少了。本文作者分享了一些B端学习的方法,与你分享。
知识|入行B端,但是学习资料少?3个方法让你少走1年弯路
文章插图
一、背景这周面向产品线内入职不超过2年的同事做了一个小调研,问题只有一个:“作为一个B端市场的从业人员,进入职场后,曾经困扰过你或者现在还在困扰你的问题有哪些?”
同事们的回答都很认真,困扰他们的问题也确实都是“痛点”,从中梳理了一下,有三个比较共性的问题,下面是的同事的原话:

  1. 市面上的销售啊,运营啊,产品啊之类的书籍很少有针对B端的
  2. 根本不了解B端工作的状态,模式,产品,很难想象,学生接触不到
  3. B端的领军人物很少,成功案例也很少,大都数中规中矩,信心很弱
莱尔计划用三个周末的时间,依次来跟大家聊聊上面的三个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聊学习资料少的问题。
二、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先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至少可以从2个视角来分析:
1. 供求关系视角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需求影响供给。正是B端行业从业人员对相关知识需求的暴增,让本来就少的供给显得更加匮乏。
莱尔在之前的一篇《裁员寒潮下,2B将迎来春天》中写到:“2018年9月,即将20岁的腾讯,进行了组织结构的重大调整,发力自身并不擅长的2B领域。与此同时,百度在人工智能、VR/AR领域发力B端服务市场。而阿里巴巴本身就是靠B2B业务起家,后来的阿里云、钉钉、菜鸟物流都成了B端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京东金融悄则然改名为“京东数科”,美团把2B业务作为重要的发力方向。这些巨头入场,形式上证明2B发展是硬道理,而围绕着产业的服务,比如金融,也会更加带动起来,对于行业是个好事。正如马化腾说的:“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在2C增长乏力,甚至纷纷下滑的形式下,2B的增长才刚刚开始,进入2B市场,意味着这些巨头们可以继续做着增量市场的生意。”
这些巨头的进入,客观上让B端行业变得热闹起来,更多的创业公司选择进入B端市场,更多的高学历人才选择进入B端行业。对B端行业的知识量、多样性、专业性的需求暴增,一下子就打破了B端行业知识的供求平衡,让B端行业知识的供给显得极度匮乏。
2. 行业特征视角相对于C端来说,B端行业的业务形态过于复杂且分散,产品的落地周期也更长,很难在短时间内总结出一些普遍适用于B端行业的成熟方法论。
在C端行业,5年的沉淀就已经算得上是专家人士,可以各种出书做培训了。但在B端,5年的经验可能还远远不够,用一个业内资深人士的话来说就是:“没有10年以上的沉淀,在to b领域基本上还是小朋友级别,要成为专家那就得更需要深度思考能力与业务中的多次翻滚经历了。”
这也跟B端产品的业务形态有关。就拿软件公司举例,一个新产品从规划到开发到有一定的客户,成为一个成熟的产品线,往往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时间。那么,在B端行业完整地经历2个这样的周期,往往就需要10年了。而C端不一样,一个新产品从开发到成功或者失败往往一年以内就能看到结果。5年的时间,往往已经够经历好几个产品的成败并且跳槽好几次了。这也就造成了,在B端行业,想要有足够的沉淀,产出相对成熟的方法论,对时间和人的要求也高了很多。
通过上面两个视角的分析,我们大致知道了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也能够看到,随着需求的增加,近期B端的知识供给其实也越来越多了,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成熟的方法论产生。下面来分享一下,现阶段,莱尔亲测有效的一些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