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苏宁易购“穿越”危机?亟需重构规模边界突破盈利困境( 三 )
在业内分析师看来,是主营业务空间遭挤压之际,多元化步子又迈得太大。
首先来看主营业务,因为缺乏电商基因,苏宁易购的线上推广迟迟未有突破,流量获取成本高,增长缓慢,直到与阿里结盟后,2016年线上营收占比突破40%。
当初结盟,阿里看中的是苏宁在家电类和3C产品的优势,能与京东一战,如今,京东稳居龙头位置,苏宁的加入,对培养天猫用户购买家电类和3C产品的消费习惯助益良多,但苏宁易购,在电商市场上,却逐渐淡化成“配角”。
线下方面也不太乐观。2017年,苏宁对标盒马鲜生上线了苏鲜生精品超市,但2020年三季度仅剩8家门店,同年启动的苏宁小店业务也持续亏损,三年多亏损超过20亿元,从苏宁易购剥离。
文章插图
图/苏宁官微
再来看多元化业务,张近东的投资也并非目光如炬,天天快递没落,3年多亏损超过40亿元,PPTV倒在长视频的风云变幻中,连年亏损。2020年,苏宁易购的零售业务营收占比高达94.54%,服务及其他业务占比仅为2.8%。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零售业态的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成为零售行业布局未来的趋势,市场对于苏宁线下门店,尤其是万家云店项目寄予众望。
今年4月,苏宁易购零售云宣布完成A轮融资,CPE及安达富基金参与投资,据媒体报道,融资总额或超10亿元,计划2021将开设零售云门店超12000家。
只是,线下门店运营成本高昂一直是困扰零售品牌的难题,尤其是一场疫情,多少门店遭遇沉重打击。
以最典型的零食行业为例,豪赌“万家灯火”计划,目标门店规模超过万家的来伊份增收不增利,出现上市后首亏,网红电商起家的三只松鼠,被内部员工爆料,线下门店基本都是亏损。
大量的线下门店扩张,是趋势和机遇所在,但就目前用户体验而言,线上线下相融合仍然更多是萌芽阶段,光是“线上线下同价”问题就难实现,而实现了同价后线下门店成本又该如何承担,门店的服务、售后等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等等,都是问题。
8月30日晚,苏宁易购发布2021半年报。报告期内,总营收为936.06亿元,同比下降20.96%。归母净利润亏损34.5亿,较去年同期净亏1.7亿元进一步扩大。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64%。同时,报告期内,公司负债较去年同期增加75亿,达1427.7亿。
布局未来固然是好,但起码要保证自己不在未来到来之前倒下。苏宁或许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业务上大做减法,收缩战线既能暂时回血,也能集中精力专攻零售,但现在谈转折点到来仍为时尚早,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有人会伸出援手,但救急以后,还是要靠自己发展。
就像苏宁易购董事长黄明端在给苏宁易购员工的一封信中所言:行动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商业就是这样,危机后才是“定生死”的时刻。
【 规模|苏宁易购“穿越”危机?亟需重构规模边界突破盈利困境】「潮汐商业评论」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推荐阅读
- 网络攻击|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网站|外媒:乌克兰政府网站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角度看|线上二手交易突破万亿规模 平台须严把质量关
- 沙利文|15.1万亿元规模的下沉市场为什么钱难赚?
- 规模|预计 2025 年,反病毒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45.4 亿美元
- 企业家|12.8亿人口规模的非洲电商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好时机
- 婚恋|中国互联网婚恋市场规模达72亿元 单身狗却越来越多?
- 美团|禾赛科技和美团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自动配送大规模落地
- t-mobile|美国 T-Mobile 发生小规模用户数据泄露,目前已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