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2人的军事能力

本来想写1篇三国谋士的排名,后又觉得广大爱好者纠结问题之所在,不就是亮、懿之争嘛?而且矛盾最突出的地方,不就是”军事指挥水平“的高低嘛?故以正史为依据,客观、有逻辑的分析一下2人的军事能力 。《演义》?呵呵,那还用提吗?
一、先解决根本问题,讲一些最简单的逻辑
”宣王粉“最占得住脚的理由无非是:无论”武侯粉“怎么吹,从战略层面,最终的结果就是司马懿耗死了孔明 。你说我闭门不出也好、”畏蜀如虎“也罢,那都是仲达忍辱负重、在下一盘大棋,进攻好能赢得比赛?防守好才能夺得冠军!!!
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2人的军事能力
文章图片

在兵力和地利都不讨好的情况下,行军五个月,千里制敌,转亏为盈 。平三叛:王凌撒谎说东吴有事,实乃讨兵符要兵权 。仲达明面上不露声色,暗地里9天强行军下淮南,搞定 。当然了,还有高平陵之变,也是以装病为托,骤然发难 。
并欺骗大家说自己是为了国家大局考虑 。待一众魏国旧臣反应过来,大局已然旁落 。其实全国的兵权并不在他手上,此时他手握的不过3000死士而已 。总体来讲,其作战风格是快、是迅猛、是善于抓住破绽 。
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2人的军事能力
文章图片

是出其不意和能看破一切的判断力 。然而,在对抗诸葛亮时表现又如何呢?事实上,在历史上2人交锋只有2次,也就是诸葛亮的第4、5次北伐期间,算得上司马懿与孔明之间堂堂正正的对决 。他的这些能力还能管上用处吗?
1、迅捷能力 。诸葛亮4伐伊始 。《晋书》:闻亮兵至,欲割上邽之麦 。帝(司马懿)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割麦 。吾两日兼行足矣 。结果:郭淮、费曜等徼(巡逻遇)亮,亮破之,大芟其麦 。帝寻亮于上封之东,敛兵固守,两军不得交 。
2、破绽捕捉 。4伐时两军对峙 。《汉晋春秋》:五月,帝使张郃攻南围 。结果:亮使魏延等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帝还保营 。4伐时诸葛亮粮尽退兵,司马懿派张郃追之 。结果:《三国志》:(蜀军)与张郃战,射杀郃 。
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2人的军事能力
文章图片

5伐时,孔明病故 。《晋书》:会亮病卒,帝出兵追之 。结果:扬仪乃反旗鸣鼓 。将距帝近者,帝以穷寇莫之逼,于是蜀军结阵而去 。时百姓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帝闻而笑曰:“吾料其生,不料其死也 。”
【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2人的军事能力】3、出其不意 。4伐时,《汉晋春秋》张郃献计:以长计制之(诸葛亮),不宜进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 。帝不许,乃登山掘营,不肯战 。众将皆请战,帝病之 。众人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5伐对峙期,《晋书》:亮数挑战,帝不出 。
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2人的军事能力
文章图片

亮乃遗帝妇人之饰 。帝怒,表请(天子)决战 。天子不许,请辛毗而制之 。姜维得知此事后,问这是啥情况?孔明叹道:彼本无战心,岂有千里而请战邪!总体来讲,与自己平生3场得意之作相比 。
破辽东时候的速度哪里去了(去3个月,破敌3个月,返程3个月)?夸下海口说2日便到,结果“边兵巡逻”折了费曜,麦子还被人收了 。这才知道遇上对手,只得亦步亦趋地跟着,掘地守山望之,体现的是满满的纠结与恐惧 。
诸葛亮|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2人的军事能力
文章图片

擒孟达时的捕捉破绽能力在哪里(孟达是被自己人出卖,公孙渊是兵多粮少)?诸葛亮撤兵或者死了,总算是大破绽了吧?自以为抓住了蜀军的衰弱期,主动出击 。结果第1次损失3000多人 。第2次折了大将张郃 。第3次半途而废,被当地老百姓耻笑 。只好自嘲:死孔明不在我职权范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