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究竟是治哪里的水?是黄河还是长江?考古证据揭示真相( 三 )
文章图片
实际上,一些学者对东南地区其中主要是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史前地理环境变迁史的研究已经证实,在良渚文化末期,即夏王朝崛起前夕,整个长江三角洲平原的环境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变化 。由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全球性气候变迁的影响,长江下游平原在良渚文化末期遭受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海侵及随之发生的平原沼泽化,使长江三角洲平原处于一片汪洋之中,经历了一千余年发展起来的发达的良渚文化终于毁于一旦;许多聚落被洪水淹没,文化设施被毁,而其农耕之地更是常年淹没在水中 。
这场大规模的水灾已经由田野考古发掘揭示的良渚文化地层沉积环境所证实,考古学家们指出,长江三角洲平原的许多良渚文化遗址之上,普遍发现了当年水灾的痕迹——淤泥、泥炭和沼铁层;一些良渚文化遗址,如今还深埋在太湖湖底 。
可以想见,当这场“浩浩荡荡”、“怀山裹陵”的大洪水降临时,良渚文化先民为了生存而同自然灾害进行的是一次何等艰难、何等悲壮的大搏斗 。
文章图片
夏文化萌生崛起于东南地区,夏族的原居地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正是在同洪水浩劫的生死搏斗中,消现了大禹治水这一可歌可泣的民族史诗般的传说故事 。
推荐阅读
- 价格战|快递集体"春节不打烊",究竟是反内卷还是内卷加剧?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报告解读|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跨越数字分水岭?工信部给出7大建议 | 发展研究中心
- 电商|研究120个抖音做新品牌的公司,我总结出对电商的8条思考
- 王饱饱|新消费时代,品牌增长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
- 驿务|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传令兵: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
- tube|TikTok究竟还有什么不能「卖」?
- 教育部|学生水杯竟是“藏手机神器”?网友怒批:商家太没底线!
- 大厂|字节、腾讯、网易鏖战元宇宙背后,大厂究竟在争夺什么?
- 研究人员|2021年还有哪些吸引眼球的网络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