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费祎到底有多“强大”?
有的人,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是“定海神针” 。
费祎便是这样的“定海神针” 。
他是最后一个能让蜀汉保持在正轨的人物 。
蜀汉各派别都支持的人物独特的家族关系与卓越的个人才情,使费祎成为蜀汉集团内各派的“自己人” 。
费祎是荆州人,早年生活在荆州 。
他族父的姑姑是刘璋的母亲,因此,费祎后来又随族父进入益州游学 。
文章图片
汉中守将王平在前线防御,蒋琬、姜维自涪县前往支援,费祎自成都率军往援 。
费祎出发前,与来敏对弈 。当时,军中纷纷扰扰,费祎气定神闲,与之对弈 。
棋毕,来敏说:刚才我在试探你而已 。你如此有把握,必能取胜!
费祎的大局观,可见一斑 。
费祎,是从成都出发的 。
此战,是诸葛亮死后,魏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攻伐,“蜀中大惊” 。
如果费祎不表现得气定神闲,那么,蜀中士民之心难免惶恐,不利大局!
费祎气定神闲,正是安定人心之举!
费祎抵达前线后,直接出军魏军之后,占据三岭 。
【费祎|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费祎到底有多“强大”?】曹爽后路被断,督军争险死战,死伤惨重,才勉强突围 。
此战,王平因此大出风头,得了“赫赫之名” 。
文章图片
王平确实是此战第一功臣 。不过,费祎在此中也表现出了大将之风 。
他气定神闲,安抚蜀中人心;作战时,又出敌之后,断敌归路,给敌重大杀伤!
符合国情的北伐方略北伐方面,费祎是最后一个能压制住姜维的人物 。
姜维一直想要大举北伐,但为费祎所制,每次出兵,兵力都不过万 。
费祎时期,姜维的北伐,规模虽小,但多有利可图 。
费祎时期的三次北伐,或迎接羌胡入蜀,充实人口;或远征西平,俘获魏将;即便在不利时,也能及时退兵 。
文章图片
这样的打击,规模小、目标小、风险小,完全在蜀汉国力承受范围内,但却仍然能使魏将郭淮、陈泰等人往来奔波,是典型的“骚扰” 。
可以说,这样的“骚扰”战略,是符合蜀国国情的作战方式 。
费祎死,蜀汉乱费祎死后,蜀汉失去“定海神针”,偏离了正轨 。
首先,姜维没有人能制约了 。
自费祎死的这一年开始,姜维连续发起了兵力数万的大规模北伐 。
事实证明,这种不合国情的作战方式,很快就失败了 。
仅3年后,姜维就在段谷之战中“星散离落”!蜀汉遭遇了夷陵之战后最大的一次败战,国力大损!
随后,失去了“粘合剂”,蜀汉统治集团陷入了严重内讧 。
宦官集团的黄皓、文官集团的诸葛瞻,他们与姜维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
姜维害怕被害,避祸沓中 。
蜀国的灭亡之门,打开了···
文章图片
诸葛瞻临死前感叹: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该死!
那一刻,诸葛瞻除了他父亲,不知道有没有想起费祎呢?
如果费祎在,黄皓、姜维,都能被控制在轨道内!
费祎不是“神人”,他不可能改变蜀弱魏强的格局 。
不过,“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策” 。
在费祎的领导下,蜀国能保持在团结、稳定的轨道上发展 。
费祎不死,蜀国未必那么容易灭亡 。
推荐阅读
- 驿务|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传令兵: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
- 双11|战报消失,GMV不死
- 大唐六典|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传令兵: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
- 姜维|历史探秘:从邓艾和姜维屯田,看曹魏与蜀汉的兴衰
- 邓艾|邓艾终结蜀汉,但为什么少称赞?失败者姜维,却被热捧,值得思考
- 蜀汉|假设蜀汉排除五虎上将,其余将领武功如何排名?
- 诸葛亮|他连斩蜀汉蜀国两员大将,令诸葛亮大惊失色,却被魏延一招秒杀
- 曹丕|夷陵之战时,曹丕为何没有联合蜀汉灭掉东吴?
- 三国|三国有八位“征虏将军”,蜀汉一位,东吴三位,曹魏四位!
- 诸葛亮|诸葛亮一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培养了4个人才,亲手葬送蜀汉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