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黑龙江省的区划调整,全国23个省之一,为何有12个地级市?( 二 )


与此同时,著名的“闯关东”开始了 。大量的人口进入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人口总数迅速增加 。当时,虽然出现了东三省的区划,但与现在的东三省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 。三四十年代,在东北地区先后历经了东北四省、东北14省、东北19省、东北9省、东北6省等几个阶段 。
1949年,东北地区分为了6个省,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松江省、辽东省、辽西省和热河省 。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局势的稳定,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战后重建、恢复生产的阶段 。一系列的重要项目,陆续在东北各地开始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北过分复杂的区划,不利于经济建设 。因此,在1954年,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组成了新的黑龙江省 。
黑龙江|黑龙江省的区划调整,全国23个省之一,为何有12个地级市?
文章图片

随着两个省的合并,黑龙江省内,划分出了各个专区 。地级市 。在东北三省和中部各省的情况不同,由于东北三省的工业化水平比较高 。因此,在五六十年代,东北三省下辖的地级市比较多,专区比较少 。与之相比,中部各省基本上以专区居多,地级市的数量很少 。
在黑龙江省内,陆续设立了哈尔滨市、鸡西市、伊春市、合江专区、嫩江专区、绥化专区、牡丹江专区等等 。50年代后期,绥化专区被撤销,随后,设立了松花江专区 。在50年代,黑龙江省下辖的各个专区在命名上很有意思,基本上都是以河流命名的,例如松花江专区、牡丹江专区、合江专区、嫩江专区等等,都是这一类型 。
【黑龙江|黑龙江省的区划调整,全国23个省之一,为何有12个地级市?】
黑龙江|黑龙江省的区划调整,全国23个省之一,为何有12个地级市?
文章图片

1961年,出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出于发展建设的需要,先后设立了鹤岗地级市、安达地级市 。同一年,嫩江专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基本上划入了齐齐哈尔市管理 。但是仅仅几个月以后,嫩江专区再次设立 。这是因为黑龙江省面积辽阔,下辖的县太多 。按照五六十年代的交通、通讯条件,管理难度非常大 。因此,一些专区开始重新设立 。
截至60年代中期,黑龙江省总计下辖了7个地级市、5个专区,分别是: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鹤岗市、牡丹江市、伊春市、鸡西市、安达市、牡丹江专区、松花江专区、合江专区、嫩江专区、黑河专区 。其中,牡丹江市与牡丹江专区属于并立的关系 。这样的情况在五六十年代非常普遍,例如河南省的开封市与开封专区、广西的南宁市与南宁专区等等 。
黑龙江|黑龙江省的区划调整,全国23个省之一,为何有12个地级市?
文章图片

60年代中期,鉴于管理大兴安岭的需要,黑龙江省设立了大兴安岭特区(地级) 。同一年,伊春市被撤销,设立了伊春特区(地级) 。1965年,在松花江专区部分县的基础上,重新设立了绥化专区 。1966年,出于开采双鸭山煤炭的需要,鉴于双鸭山的重要性,设立了双鸭山地级市 。1967年,伊春特区被撤销,再次设立伊春地级市 。
60年代末期,我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黑龙江省下辖的专区也陆续更名 。1969年,鉴于当时的需要,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曾经划入了黑龙江省管理 。直到1979年,才重新还给内蒙古 。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更名为大兴安岭地区 。同一年,在伊春市部分县的基础上,设立了伊春地区,伊春地区与伊春地级市并立存在 。
黑龙江|黑龙江省的区划调整,全国23个省之一,为何有12个地级市?
文章图片

进入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了适应时代,我国各省下辖的很多地区,开始陆续调整为地级市 。在这方面,黑龙江省的反应非常快 。1979年,安达市更名为大庆市 。同一年,伊春地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重新划入伊春地级市 。1983年,牡丹江地区被撤销,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牡丹江市、鸡西市管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