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为什么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打不过清兵?

蒙古的战力一直很强 。
即使到了明朝中期分裂之后 , 仍然多次给大明制造麻烦 。
可是 , 到了明末 , 后金(清)却似乎没有费多大劲就把强悍的蒙古“收”了 。
分裂却仍然颇具威胁的蒙古元朝灭亡后 , 残余势力退回了蒙古高原 , 继续与明抗衡 。
其后 , 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 。
15世纪末 , 达延汗一度再次整合了蒙古大部 。
蒙古|为什么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打不过清兵?
文章图片

后来的孝庄太后 , 就是科尔沁人 , 也是此时成为皇太极侧福晋的 。
抓住机遇的后金后金统治者 , 抓住机遇 , 使他对漠南蒙古的征服始终处于“得道多助”的有利形势 。
第一阶段:“保护者”战争 。
努尔哈赤时期 , 女真只是给科尔沁、扎鲁特等部提供保护 , 建立军事同盟 , 未主动进攻林丹汗 。
第二阶段:“反抗者”战争 。
林丹汗既然立志统一蒙古 , 自然要与各部开战 , 自然要遭到各部的抵抗 。
蒙古|为什么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打不过清兵?
文章图片

1627年 , 林丹汗攻打咯尔喀各部 。
皇太极抓住机遇 , 联络敖汉等部首领 , 表达友好 。
敖汉等部也受不了林丹汗 , 遂归附后金 。
第三阶段:“盟主” 。
1628年 , 反抗军各部与林丹汗大战 , 相持不下 。
皇太极抓住机会 , 以“盟主”身份征讨林丹汗 。
林丹汗兵疲 , 失败后退却 。
第四阶段:“护法”者 。
此时 , 皇太极没有继续追击林丹汗 , 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 赢得了蒙古各部的支持 。
前文提到:林丹汗改信红教 , 与蒙古各部关系紧张 。
皇太极表示:我崇信喇嘛教!同时 , 皇太极还下达了各种保护喇嘛教及寺庙的政令 。
于是 , 皇太极一跃成为蒙古草原的佛教领袖 。
第五阶段:稳重的袭击 , 轻易取胜
蒙古|为什么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打不过清兵?
文章图片

1632年 , 皇太极会同蒙古诸部讨伐林丹汗 。
进攻组织得非常隐秘 , 直到大军抵达哈纳崖时 , 镶黄旗的两个蒙古人前去告密 , 林丹汗才得知皇太极来袭 。
反抗来不及 , 林丹汗只能西遁 , 并驱逐归化城的百姓、牲畜 。
为免困兽犹斗 , 皇太极暂停深入追击 , 而是移军归化城 , “先取蒙古民” 。
这次袭击 , 几乎未经大战 , 但西遁的林丹汗众叛亲离 , “离散者十之七八” 。
次年 , 皇太极遣使到蒙古各部 , 颁布法律 , 正是建立各部对后金的从属关系 。
1635年 , 皇太极只派多尔衮、豪格率军万人再征 , 即彻底解决了林丹汗问题 , 并获取了传国玉玺 。
在击垮主要对手林丹汗后 , 满清不再诉诸武力 , 而是采取招抚手段 , 拉拢漠北蒙古贵族 , 使之臣服于清 。
可以说 , 整个过程 , 清军立足于分化、瓦解 , 未经大战 , 即轻易征服了蒙古各部 , 是真正的“先胜而后求战” 。
牢固统治此后 , 清又采取多种方式 , 牢牢确立对蒙古的统治 。
大清没有直接对蒙古民进行统治 , 而是采取“盟旗”制度 , 通过蒙古贵族统治民众 。

推荐阅读